□ 通讯员 李文开 饶荣贵
近年来,南涧县立足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党建赋能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党建赋能、立体开发、人才支撑和政策护航,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党建赋能+立体开发”
激活林下“聚宝盆”
南涧县森林覆盖率达66.7%,拥有广袤的核桃林、茶园和天然林地。依托这一生态优势,该县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蜂等复合型林下产业。在无量山、哀牢山片区,林下三七、重楼、黄精等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万亩,成为全省重要的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以松茸、牛肝菌为代表的野生菌保育促繁技术推广至12个行政村,年采集量达500吨,带动3000余户农户增收。林下中华蜂养殖规模达1万箱,打造了“无量山蜂蜜”地理标志品牌,产品远销沿海城市及东南亚市场。
“党建赋能+人才支撑”
提升产业附加值
南涧县引入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深入基层开展培训和指导,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生产效率,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积极推行“龙头企业+村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引导脱贫劳动力到基地务工,促进当地脱贫劳动力向产业技术工人转变。通过建立“联农带农”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200余场次,惠及农户1.2万人次。同时,建成林下产品初加工基地8个,开发出冻干菌菇、油鸡枞、蜂蜜制品等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党建赋能+政策护航”
生态与经济“双赢”
坚持绿色发展底线,南涧县压实各级党组织责任,严格推行“有机种植、生态管护”模式,禁用化肥农药,推广“以林养菌、以菌促林”的循环农业。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整合涉农资金3000余万元,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等金融产品,进一步保障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打造以无量山樱花谷、藏茶谷、药谷“三谷”为主的森林康养生态旅游,推进生态价值转换,并在“碳汇+义务植树”“低碳+森林旅游”等碳普惠项目及平台建设方面开展试点工作。2024年,全县林下经济综合产值突破4亿元,带动5万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其中,32个村集体通过林下产业分红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超20万元。
如今,穿行在南涧的青山翠谷间,林间套种的药材吐露新芽,蜂箱错落散布,无量山乌骨鸡悠然觅食,一幅“林下生金”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这片绿水青山正在成为百姓增收的“幸福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