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补齐短板,做强龙头企业、做大设施农业、做长加工链条、做好产品营销,着力提升农业品牌效益。这为大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发展质量效益提升,推进农业强州建设提供了方向与路径。
农业兴则大理兴。大理是农业大州,发展现代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年来,大理州聚焦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切实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但总体来看,农业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推动全州农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在痛点中找到突破的契机、在短板中明确努力的方向,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弱项,全力以赴拉长农业“短腿”,进一步强产业、树品牌、拓市场、增效益,让农业基础更稳固。
提升农业品牌效益需要做强龙头企业。要坚持内培与外引同发力,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在精准招商上下功夫,强化项目策划包装,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精准引进投资主体和合作主体,推出有含金量的重点产业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增强竞争优势。
提升农业品牌效益需要做大设施农业。要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在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的前提下蓄势发展。以蔬菜、水果(小浆果)、乳畜、渔业等为重点,大力推进设施农业扩量提质,因地制宜布局一批高科技种植大棚、现代化育苗育种中心、露地作物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设施、生态健康现代渔业等农业设施,大幅提高设施农业标准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
提升农业品牌效益需要做长加工链条。要稳步推进农产品加工向园区集中,统筹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协调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地初加工,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加大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引进更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精深研发项目落户大理。
提升农业品牌效益需要做好产品营销。要聚焦国内国际市场,持续加强宣传推介,优化商品包装,打响“大理·有礼”品牌。加快发展直播带货,打开线上、线下销售界面,增强产品与消费场景、消费群体的匹配度,大力培塑绿色、有机、生态、健康的“苍洱名品”品牌形象。聚力做强冷链物流,重点培育国际物流,深化外贸便利化改革,引培“大优强”外贸经营主体,扩大特色农产品出口外销。
风劲潮涌催人进,扬帆起航正当时。当前正是大理州农业农村现代化“补短板、拓市场”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我们要把握机遇、迎难而上,锚定建设农业强州的目标真抓实干,奋力推动大理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