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4月21日

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向着农业强州目标奋力迈进⑤

□ 本报评论员

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大理新篇章,乡村建设是关键一笔。

乡村建设是“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我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创优提质、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的一项重要考题。州委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给出了“答题”的思路和方法。

规划是建设的龙头。乡村建设不能盲目推进,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做好统筹规划。要围绕我州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千方百计整合项目资金,把钱用在“刀刃”上,抓好重点乡村建设。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考虑地方财力、农民需要和接受程度,实事求是确定建设标准,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要顺应人口变化趋势,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切实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乡村建设须“软硬件”双提升。乡村生活环境好不好、是否便利,直接体现了乡村建设的实际成效。要切实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执行好“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乡村风貌指引,深化绿美建设。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从各地实际和农民需求出发,不断补齐“硬件”短板。要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让农民群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

乡村旅居为乡村建设增活力。当前乡村旅居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激活乡村经济,为乡村建设带来更多资源和助力,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大理山水秀美多姿、民族文化多元璀璨、历史积淀深厚,发展乡村旅居,我州大有文章可做。要按照“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要求,立足资源禀赋优势,深耕“嵌入式”旅居、艺术旅居、康养旅居等旅居新范式,打造好“旅居云南”大理样板,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纵深推进农村改革是乡村建设的关键举措。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主线。要牢牢守住农村改革“四个不能”的底线,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认真落实推动流转备案、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制度,妥善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全面落实农村宅基地联审联批联管机制,保障好农民群众合理建房需求。要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继续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乡村广阔天地,蕴藏勃勃生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要凝心聚力、久久为功,以务实举措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让农民群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