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4月22日

牛冲尾的篾编人

72岁的张金锡在整理篾器。张金锡从小在村里学会了传统的篾编手艺,从事制作、售卖篾编器具已有40多年。目前,村里只有张金锡和妻子还在做篾活。

张金锡用特制的剖篾器剖制篾条。剖篾是一项技术活,既费力,又伤手,有了这个剖篾器后,张金锡编制蔑器轻松多了。

2014年9月,时年62岁的张金锡在鹤庆街头一边摆摊一边做篾编活计。

2024年8月2日,张金锡和妻子带着放假回家的外孙去竹林砍竹子。在鹤庆,很多人家在房前屋后种植竹子,竹子是篾编的主要材料。

2014年9月,张金锡和妻子在县城的街天摆摊销售他们编制的各类竹制品。画面左下角的是张金锡的小孙女。

□ 林海 文/图

牛冲尾,是鹤庆县草海镇太平村委会集义村的别名,曾经家家户户做篾编,是篾编手艺的“专业”村,在当地很有名气。

现年72岁的篾匠张金锡,从小就生活在牛冲尾村,是牛冲尾村现在仅存的篾编艺人。张金锡从小耳濡目染,在家家户户做篾编的氛围中,学会了所有的篾编手艺,竹篮、竹筛、簸箕、背篓、竹床、筷子、饭箩等,所有的篾器他都能做。过去,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小城镇,竹制品都是人们的主要生产生活用具,市场需求很大,于是,生活在篾编“专业村”牛冲尾的张金锡和妻子张如玉也以编制篾器来维系家庭生计,成为牛冲尾的篾编艺人。

张金锡出生于1952年,老伴张如玉也是本村人,比张师傅小两天,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是爱唱爱玩的小伙伴,可以说是青梅竹马。在夫妻俩的蔑编生涯中,分工很明确,张金锡负责技术活,张如玉则负责削蔑片和家里内务。张如玉是一个开朗细心的人,不但与老伴配合默契,还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生活中时不时还与张金锡开点玩笑,对上一两曲田埂调。

现在,张金锡和老伴张如玉在鹤庆县城竹木农具市场租了一间铁皮小屋和一个摊位,用来存货和售卖篾器。每逢街天,张金锡在铁皮小屋内编篾器,老伴在摊位上售卖他们编制的竹制品。夫妻俩一年能编各类篾器600多件,有3万多元的收入,这是一对七旬农村老人的辛勤劳动结果,也是他们晚年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

时代变迁,潮起潮落,曾经盛极一时的蔑编手艺在牛冲尾村落寞了,而张金锡夫妻俩一生守艺,仍然平静地生活在牛冲尾村,继续编着他们熟悉的蔑器,服务着用惯了蔑器的家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