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4月24日

南涧县“三治”协同打造和美乡村

□ 通讯员 尹国文 那念远

南涧县以垃圾、污水、村庄整治为突破口,探索“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分类施策”治理模式,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垃圾处理设施实现自然村全覆盖,污水治理率三年提升45个百分点,绿美村庄覆盖率超13.9%。

全域覆盖“治垃圾”

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收集、转运等关键环节,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置难题。党建引领明责任。建立“镇村党员干部包片+乡村保洁员网格化包保+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形成“支部发动、党员带头、全民参与”整治格局。公郎镇创新实施党员干部集体“赶街制”,常态化开展环境巡查整改。多元筹资优保障。建立“群众筹资(户均每年100元或人均每年36元)+政府奖补(1∶1)+村组配套”资金机制,创新实施差异化处置,偏远村推行“源头减量+分散处置”模式,城郊村推行“集中清运+市场化运营”模式,实现镇区、自然村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双轨激励固长效。在全县51个行政村开设爱心超市,建立环境卫生积分兑换“正向激励”制度,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可获积分兑换生活日用品,同步推行客事垃圾处置收费、建筑垃圾处置押金等“反向约束”制度,形成人居环境治理可持续。

分类施策“治污水”

围绕“低成本、易管护、可持续、效果好”目标,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路子。因地制宜定模式。分四类精准施策,水生态敏感区安装微动力处理设备,人口密集区加装大三格化粪池,山区或分散户建设小三格或小四格化粪池,城郊村实施雨污分流纳管收集接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得到极大提高。分档治理补短板。建立四档治理体系,一档村重点打造绿美景观,二档村重点整治庭院污水,三档村重点修复管网设施,四档村重点配套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全县累计完成518个自然村治污项目,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71.5%,高出省级任务数11.25个百分点。多元共建控成本。推行“工程发包+村民投工投劳”“工程材料供给+村民投工投劳+集资自建”“工程材料供给+机械和技术性劳务费补助+村民投工投劳+集资自建”三种施工方式,整合财政资金8365.4余万元,发动群众集资和以劳折资13518.6万元,群众集资和折资占总投资61.77%。

绿化美化“治村庄”

全力推动美丽乡镇、美丽村庄和美丽庭院建设,打造全域生态景观。拆旧建新添新绿。开展“三拆四建”行动,拆除五堆十乱、违建临建、危房烂房554宗,改造和新建小菜园5091个、小果园94个、小花园629个,建设绿美庭院494个,着力打造森林乡村、美丽村庄、绿美庭院。厕所革命提品质。分类推广水冲式、三格式、卫生旱厕,落实每户1500元财政补助,配备197名农村改厕技术专家和指导员,建立“网格化+公益岗”管护机制,全县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79.1%。全民植绿优生态。实施路旁、水旁、村旁、宅旁“四旁”绿化,拆墙透绿、闲置造绿、种树添绿、庭院增绿“四绿”行动和“千村万树”工程,累计打造绿美示范带10个,创建省级绿美乡镇4个、绿美村庄8个,州级绿美村庄140个、绿美社区13个,县域村庄绿化率提升至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