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灿鑫
近年来,我州深入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学校制度,按照“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办教育”要求,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做好“编外校长”,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动大理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覆盖建立机制
为学生成长系好第一颗扣子
2023年11月,我州全面建立州、县(市)级领导挂钩联系学校机制,35名州级领导挂钩联系53所学校、352名县(市)级领导挂钩联系520所学校。挂钩联系学校领导充分发挥“督促、协调、服务”作用,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和督促指导,以党课、形势政策报告会等形式到联系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宣讲活动,并积极协调帮助学校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有力促进学校党建、教育改革、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工作,当好“编外校长”。2024年,州、县(市)党、政主要领导到学校讲授思政课26场(次)。各县(市)主要领导的思政课引经据典,结合生动案例,带领广大学生重温了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讲述了历史名人、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向师生们介绍了州情、县情和大理光辉灿烂的红色文化,通过与广大师生面对面交流,讲授了一堂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精彩生动的思政课。同时,勉励广大师生,要树牢家国情怀,做爱党爱国的有志青年,紧跟党的步伐,立志成长成才,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其中,大理市推行“3个1”活动,即挂钩联系市级领导每年到联系学校讲1堂思政课,厚植学生家国情怀;推荐分享1本课外好书,激发师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坚持作宣讲,讲述1次学习感悟。在讲述中,各级党政领导勉励广大青年教师和青少年学子,听党话、跟党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定理想“立志向”、健强体魄“打基础”、勤奋好学“练内功”、遵规守纪“树正气”、艰苦奋斗“强担当”,坚持与时代同向同行,树牢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以胸怀“国之大者”的远大志向引领未来,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满怀激情书写人生华章,实现个人事业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汇智聚力赋能
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州、县(市)挂钩联系领导通过实地查看、师生访谈、座谈会等形式深入挂钩联系学校就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进行调研指导,共商共议、共谋发展。两年来,州委主要领导以教育为主题,主持召开三次“双月茶叙”,围绕主题“找症结”“施良方”,州委书记杨国宗等领导广泛听取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校长、优秀教师代表在应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不断提升普通教育质量;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及资金保障、基础设施、队伍建设、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就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初高中一体化”培养、加快高中教育改革、统筹推动大理职业教育发展等多个方面内容展开深入座谈。会后将会议内容分解为具体工作任务交办至县(市)党委、政府和州级相关职能部门,由州委督查室适时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为破解当前困扰大理教育提质培优的瓶颈问题,州委、州政府领导及县(市)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带队赴北京、上海、武汉等教育发达地区,与当地重点高校和重点高中协调对接结对帮扶相关事宜,经积极争取,华中师范大学附中、武汉市洪山中学、云南师范大学附中等优质高中相继帮扶大理二中、祥云一中、鹤庆一中等学校,带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统筹调动资源
切实改善办学条件
聚焦师生诉求、学校发展所需,州、县(市)领导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筹措资金、设备等,千方百计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努力为挂钩联系学校、师生解难题办实事。州人大常委会主任为2所挂钩联系学校安排工作经费各10万元。州政协主席为挂钩联系学校下关一中初中部协调围墙维修加固和校园文化建设资金50多万元。祥云县挂钩联系领导到学校调研68次,办实事、解难题52件,协调资金480余万元。剑川县挂钩联系领导积极对接爱心企业和个人,协调捐赠资金192万余元,用于资助困难学生、教师培训、改善办学条件等。弥渡县委副书记为挂钩联系学校百川高级中学争取捐赠物资价值45.2万元。宾川县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金牛镇第四完全小学建设工地调研指导,协调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学校9月按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城区小学入学难问题。与此同时,州、县(市)挂钩联系领导还在“五育并举”落实、“清廉学校”建设、校园安全管理、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助力,有力推动了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如弥渡县委书记深入挂钩联系学校弥渡一中调研,优化行政管理架构,实施“高中教育八大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全县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并通过领导干部示范带动,激励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