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4月24日

基层干部要担当作为书写时代答卷

□ 马翠萍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前沿,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直接桥梁,其担当作为直接关系到政策落实的成效与群众生活的福祉。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基层干部需从政治高度、实践深度、情怀温度、创新锐度、作风硬度五个方面锻造自身,切实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书写不负人民的时代答卷。

提升“高瞻远瞩”的政治高度。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基层干部作为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执行者,必须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际工作中,无论面对何种复杂局面,都要从政治角度分析问题、判断形势,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基层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基层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拓展“脚踏实地”的实践深度。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问题错综复杂,没有深入实践就无法掌握真实情况,更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基层干部要主动深入田间地头、百姓家中,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全面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要善于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让每一项政策都能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传递“枝叶关情”的情怀温度。基层干部与群众联系最为紧密,更应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在工作中,既要注重解决群众的物质需求,也要关注群众的精神需求;既要办好大事要事,也要办好小事琐事。用真心换真情,用实际行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激发“敢为人先”的创新锐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基层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基层干部要敢于突破思维定式,勇于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要善于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加以转化应用;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鼓励基层群众参与创新,激发群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共同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锤炼“坚如磐石”的作风硬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基层干部身处工作一线,面临着各种诱惑和考验,必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真抓实干,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过硬的作风为基层工作提供坚实保障,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新时代新形势下,基层干部只有不断提升政治高度、拓展实践深度、传递情怀温度、激发创新锐度、锤炼作风硬度,才能在基层这片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弥渡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