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钰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文旅产业要走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我们要牢记嘱托、奋发进取,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好“融合”文章,打造文旅产业“新景”,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守护文化瑰宝,夯实文旅产业根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则是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从古老的城墙到精美的古建筑,从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绚烂的民族艺术,每一处文化遗产都是历史的见证,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要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避免过度商业化对文化遗产造成的破坏,用科学的手段进行保护,用严谨的态度进行修复,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加强文化教育和普及工作。通过举办展览、讲座、演出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保护意识。要深入挖掘文化遗产的内涵和价值,将其融入旅游产品中,可以将传统戏曲、民间艺术表演等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地方文化的独特风采。
雕琢特色品牌,助推文旅产业远航。在文旅消费从“看山看水”向“见人见物见生活”升级的今天,特色品牌已成为破局同质化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要挖掘地方的文化特色和资源优势,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背景和民俗风情,善于从地域文化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将其融入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打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品牌。要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传播,通过拍摄精美的宣传片,将当地特色呈现给大众,借助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话题营销,鼓励游客分享旅行经历,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要注重品牌的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设立志愿者服务点,为游客提供路线咨询、应急救援等服务。通过智能设备实时掌握景区客流,合理引导游客有序游览,有效提升游客的游览舒适度。
探索创新模式,点燃文旅产业引擎。面对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新需求,以创新思维引领文旅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探索文旅多元发展模式是必然趋势。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打造出具有创新性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打造沉浸式的旅游体验,“大数据+旅游”“人工智能+旅游”则助力旅游服务智能化和个性化。要勇于尝试新的营销方式和商业模式,可以打造文旅综合体,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农业”“文旅+体育”等多产融合发展模式,不断丰富文旅新业态。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绿色旅游理念,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共同守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作者单位:南涧县碧溪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