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学员的刺绣作品。
② 学员的扎染作品。
③ 学员制作的甲马。
[记者 苏巧 杨柯达 摄]
2019年,“怡手作”衔着大理板蓝根的种子在伦敦生根。近日,留英的白族姑娘段怡然带着她手工艺之旅的学员们回到了大理,在11天时间里,他们用热爱和手工的温度在洱海之畔“织”出一片蓝。
“我真的觉得这是一次非常完美和惊人的学习机会和旅程。”“我感觉我圆了个梦,我等了五年,终于亲眼见到了五年以来怡然口中的大理以及她的家人、她家乡的山山水水。”……在英国·大理手工艺交流之旅成果分享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们与大理艺人们愉快交流,虽然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通,但丝毫不影响大家的互动与共鸣——你们弹唱一曲白族大本曲,我们回赠一首有关研学的自创曲目。说到动容之处,大家纷纷点赞,一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成为了最直接和最合时宜的“语言”。
英国·大理手工艺交流之旅是大理90后白族姑娘段怡然的手工艺工作室在英国落地五年之后启动的。谈及办落地活动的初衷,英国怡手作Yicraft的创始人段怡然介绍:“我在英国生活了十年,我希望让大理的手工艺人和大理手工艺的魅力被更多人看到。”从工作室创办开始,她就希望发挥桥梁作用,搭建平台,推动发展跨国界的手工艺之旅,今年是该活动进行的第二年。
本次研学共有9名学员, 11天时间里,他们深入到大理各地的非遗传习所,体验了织布、扎染、羊毛毡、甲马、刺绣、制茶等传统手工艺,与手艺人面对面切磋、手把手学艺,亲眼见证扎染出形、指尖生花、鲜叶变茶……
“我是第一次参加怡然组织的手工艺之旅,看着外国友人和大理的手艺人一起创作时,我被这个画面感动了。大家都很认真,甚至学员们回到酒店还挑灯夜战做刺绣,生怕自己绣得不好。有一次,当大家的扎染作品做好展开时,学员和手艺人们都激动得流泪了。我想当时大家的感情是共通的,我很感动,也很自豪。”在新西兰留学的剑川姑娘,同时也是本次研学的带队教师赵珂对记者说。
“我们只是桥,更重要的是桥两边的人。”手工艺之旅活动的初衷标注在醒目位置。来自意大利的学员Riccardo颇有感触地说:“这次的旅程真的太棒了!我本就很喜欢刺绣和传统手工艺,扎染让我感到神奇,制作过程大概花了我6个小时的时间。在白族手工艺人的帮助下,我做出了自己的扎染作品,我还能把这件作品带回家,真的感到幸福。这次旅行,让我觉得中国和我之前了解的很不一样,这些美好的事情,我也会永远记得。”
“未来我们打算每年组织两批次的学员来大理交流,有机会的话也想邀请大理的手艺人到英国交流。行程方面也会有所拓展,把云南的文化介绍给更多国家的人。我始终觉得,不要匆匆而过,才能样样好。”对于未来,段怡然充满希望和信心。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