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5月06日

让星星之火燃动青春梦想

“我们要把《我和我的祖国》唱给更多大山听,要让星星之火照亮更多民族的未来。”——周晓义 (图片由共青团大理州委提供)

开栏的话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为充分展现大理州青年群体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担当与风采,即日起,大理州融媒体中心和共青团大理州委联合开设“逐梦大理·青年说”专栏,展示新时代大理州青年在基层一线投身发展、担当使命的青春宣言,讲述他们自强不息、砥砺向前的成长故事,激励广大青年逐梦青春、不负韶华,为奋力推动大理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之思想、青春之智慧、青春之力量。

□ 通讯员 李苑

十年光阴,她从初出茅庐的师范毕业生成长为云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她以创新之力破解山区教育困境,用赤诚之心点燃知识与信仰的火种,让红领巾在彝乡闪耀着灿烂的光辉。她是90后教师周晓义,以初心为墨、担当作笔,在苍山以西谱写出一首动人的青春诗歌。

以创新之光点燃信仰火种

“教育不是注满水桶,而是点燃火把。”这是周晓义一直努力的目标。山区少先队教育资源匮乏,如何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为孩子们上好课,是周晓义给自己出的一道“考题”。“没有条件我们就自己创造条件。”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研究考察,她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将红色教育与乡土资源有机融合,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在革命老区金脉村,她带领队员触摸斑驳的烈士纪念碑;在滇缅公路遗址,她组织三代人共话家国变迁;在抗震救灾现场,她将入队仪式搬进消防营地……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教育模式,引导孩子们真切感受理想信念的力量,让红色基因在4000余名少先队员心中生根发芽。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德育课本里的内容,她将脱贫攻坚中的真实案例融入队课,当孩子们听着驻村扶贫干部一桩桩、一件件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时,榜样的力量让“为什么要加入少先队”的答案渐渐明晰。2021年,漾濞县“5·21”6.4级地震后,她抓住教育契机,在余震中举行“抗震英雄见证入队”仪式,让“从小学先锋”的信念深深烙印在新队员的心中。

多年来,周晓义用有限的资源开展了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教学活动,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教育理念,她坚信:“每一份努力和争取都有价值,星星之火就能燃动梦想。”

让知识的火焰照亮梦想之路

“我是老师,我有我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当怒江支教的号角吹响,周晓义依然选择了跨越300公里奔赴洛本卓乡。在漏雨的教室里,她为傈僳族女孩梳理打结的长发;在潮湿的宿舍里,她给手脚溃烂的男孩涂抹药膏;在昏黄的台灯下,她编写出双语教学课件。当傈僳山寨首次飞出“苍山洱海”的歌声,当孩子们在信中写下“要考去周老师所在的大理上大学”,教育扶贫的种子已然破土。

疫情期间,她创新使用“云上三会”教学模式——晨读会里书声琅琅、技能会上厨艺飘香、娱乐会时琴棋争鸣,这一成功实践,不仅让《不放弃》手语舞登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更使山区儿童在特殊时期实现“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

为了让孩子们不仅会学习还能实践,周晓义运用“产业+教育”的模式,在核桃加工车间,创新开设了“指尖经济学”实践课。她带着孩子们在一线近距离了解生产、劳动、报酬,引导孩子们学会计算物流、损耗等隐性成本,让“知识改变命运”的路径在产业实践中自然铺展。

面对环保教育困境,她将垃圾分类点改造为“实践考场”,组织少先队员担任环保督导员。多年来,通过开展“净滩行动”“河小青”等志愿活动,带动2000余个家庭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火炬接力让星火可以燎原

作为云南省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周晓义历时两年奔赴各处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40余场。她培养了多名少数民族辅导员骨干,推动形成“一校一品”特色少先队工作格局;主导研发的《红领巾研学地图》,整合漾濞红色文化资源,构建起“走读式”教育矩阵;在苍山之西开展“重走滇缅路”研学……她的这些创新实践让思政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让“行走的思政课”成为孩子们理想孕育的摇篮。

十年耕耘,周晓义先后荣获“云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40多项荣誉,其撰写的《浅谈漾濞县小学音乐课教学现状研究》获全国科研论文三等奖。这些荣誉与肯定激励着周晓义继续向前,但在她看来:“最珍贵的勋章是孩子们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是家长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觉醒,是红领巾从‘高原红’到‘中国红’的升华。”

人物小传>>>

周晓义,大理州漾濞县上街完小少先队辅导员,云南省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先后荣获云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40多项荣誉。她创新教学实践,主导研发的《红领巾研学地图》,整合了漾濞红色文化资源,构建起“走读式”教育矩阵。这位90后教师始终铭记育人初心,在苍山之麓续写着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