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赵利梅 何康珍
剑川县金华镇桑岭村的百年流苏迎来最美花期,千枝万树缀满雪色繁花,层层叠叠如银丝垂坠,与白墙黛瓦的民居相映成趣。沿着村口的青石板路步入桑岭古村,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沁人心脾的花香,更有一股廉洁清新之风。这座承载着千年岁月的传统村落,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廉洁文化示范点”等诸多荣誉于一身,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将廉洁文化与乡村治理、精神文化建设深度融合,绘就了风清气正、民族交融、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择偶重品德才能,而非财富门第,订婚只需糖、茶、一件毛衣和36元彩礼金。”这份承载着“三世情缘、六合同心”美好寓意的婚俗传统在桑岭是典范。近年来,随着清廉村居建设持续推进,崇廉尚简的乡风日渐浓厚,桑岭村的群众纷纷摒弃高价彩礼陋习,主动降低彩礼标准。
“大前年,女儿结婚的时候我也收了‘亲家’36元的彩礼金……”桑岭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不无感慨地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数十年来能坚持36元彩礼,关键是基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作出表率。”
桑岭村在清廉村居建设中,牢牢抓住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通过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倾听民意,依托“三会一课”筑牢思想根基,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敲响警钟。一系列举措让桑岭村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愈发坚定,廉洁之弦时刻紧绷,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制度建设是清廉村居建设的钢筋铁骨。桑岭村将彩礼规范、客事从简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制定《桑岭村红白理事会章程》《桑岭村移风易俗客事从简规定》等制度,构建起“约定—执行—监督”的闭环管理体系。同时,创新推出阳光议事制度,配备专门的阳光议事室,对重点项目、重要资金等关键事务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让权力得以在阳光下运行,乡村治理更加透明科学,党风政风民风向善向好。
公仪休、包拯、陈云……宣传栏展示的是一个个廉洁故事。“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廉洁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几名刚放学的小学生回家途中被彩色的宣传展板吸引,驻足、默念。
桑岭村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宣讲、“小喇叭”广播、宣传栏展示、墙体彩绘、建立廉政类书柜等多元方式,将廉洁文化知识、廉洁家风故事等内容传递到村民身边,持续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在全村营造出崇尚勤俭、反对奢靡的浓厚氛围。
为进一步巩固清廉村居建设成果,桑岭村以“好家庭”“好儿媳”“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等评选活动为抓手,组建了道德评议会,设立“红黑榜”制度。由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威信较高的村组干部、老党员、老干部、村民代表和创业致富带头人等组成评议会,对孝亲敬老、邻里和睦、庭院整洁、勤劳致富、带头移风易俗的典型通过“红榜”进行表彰宣传;对不赡养老人、庭院环境脏乱差、客事大操大办、好吃懒做等不良现象用“黑榜”予以曝光批评,激励村民见贤思齐,自觉践行廉洁家风与文明乡风,推动全村形成革除陋习、树立新风的良好风尚。
流苏花影下,桑岭村近期正在举办的“赏千年流苏 居乡愁桑岭”乡村集市热闹非凡。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精彩的歌舞民俗节目轮番上演,各地游客慕名而来,穿梭于花影和集市之间,既沉醉于“四月雪”绝美奇观,也沉浸式感受清廉村居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