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5月08日

从垃圾围街到户户分类

永平县水泄乡解决垃圾小问题助推环境大提升

□ 通讯员 叶建莲 李冰彬

走进永平县水泄乡牛街河集镇区,道路干净整洁,垃圾桶摆放整齐有序,商户已经养成了垃圾清运的习惯,垃圾清运车每天到集镇区清运垃圾,改变了过去垃圾乱丢乱放的现象,这得益于水泄乡垃圾清运模式的创新实践。

“我在集镇区经营商铺有一二十年了,过去街子环境差,现在很规范,平时把垃圾装在垃圾桶,垃圾车一来我们就把垃圾丢在车上。”水泄乡牛街河集镇区商户何学智说。

为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水泄乡以“清垃圾、美环境”为目标,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作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突破口和主抓手,结合各村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

“文库村采取垃圾源头分类处理,由村级组织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垃圾清运方案,统一定制垃圾焚烧桶,目前已发放200个垃圾桶到户。同时制定《垃圾分类承诺书》,确定一名垃圾回收人员每月到各村民小组定点收购可回收垃圾。”水泄乡文库村党总支书记董伟说。

水泄乡世兴村党总支书记梁登寿表示,世兴片区、四大火山片区因为路程较远,人口居住较散,该村采取农户先分类、再自行处理的方式。同时,开展“每周一小扫,每月一大扫”集中清理行动。

为保障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费最大化使用,水泄乡组织乡、村干部到各小组召开户长会,讨论垃圾处理模式,商讨垃圾清运费的收取和使用方式。目前,垃圾清运和费用收取等工作有序推进。

“水泄乡深入推进人居环境,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以及源头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参与者和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水泄乡党委书记穆义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