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炳晶 黄丽蕊
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深入挖掘少先队的历史文化资源,还要结合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和时代特征,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和创新路径。大理州少先队工作在团州委、州少工委引领和指导下,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理州少先队工作品牌的创建过程中部分学校在少先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亮点,为打造大理州少先队工作品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思想为引领,夯实少先队品牌建设基础。少先队工作的主责主业是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少先队组织作为承担少年儿童思想教育重任的关键领域,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大理州中小学坚持围绕“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开展工作,通过策划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将思想引领深度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例如,大理州实验小学始终将政治引领作为少先队工作的核心,紧密结合队员的年龄特征,因人施策,循序渐进,分阶段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红色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旨在引导少先队员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斗精神。下关六中在少先队工作中积极探索并实践一体化建设,坚持党组织引领少先队工作的政治方向,团组织对少先队工作进行指导,少先队负责具体落实到每个少先队员,保证了教育内容层层传达、层层落实;在少先队活动中,党组织和团组织的优秀师资力量也参与进来,在一体化的氛围中促进少先队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创新。洱源县宁湖一小和宁湖二小坚持培养红色教育基地的小小红领巾讲解员。宾川县开展“心中有榜样 前行有方向”主题实践活动。
以规范为保障,提升少先队品牌建设质效。合理的组织架构与健全的制度对于提升组织效能具有显著作用。大理州中小学深刻认识到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依托规范化建设,让少先队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让每项活动都有标准可依,从而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例如,南涧二小健全组织架构,完善设施,并对入队仪式等少先队常规事务进行规范化管理,为确保少先队工作的有序进行,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流程,涵盖队员入队、队干部选举等关键环节。下关六中完善少先队推优入团工作条例,规范推优入团工作程序,严格按照推优入团流程,严把推优质量,提升阶梯式育人成效。永平、剑川、弥渡、巍山等地的学校少先队工作,坚持队前“六知六会”培训和少先队标识标志规范检查评比和培训,强化少先队仪式教育,从组织架构、分批入队、队干部培养、日常管理以及活动组织策划等方面,均建立了完善的少先队工作制度保障体系。规范化建设犹如坚实的框架,为少先队工作品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确保了其能够稳健、有序地向前发展。
以创新为载体,激发少先队品牌建设活力。教育心理学揭示,新颖且有趣的教育形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理州中小学在开展少先队工作中积极践行这一理念,深入挖掘本地、本校的特色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开发校本课程,让少先队员热爱美丽家乡、传承民族精神,放眼看世界。例如大理州实验小学积极落实“双减”工作,开设了具有大理文化特色的三道茶、扎染、白族服装设计、霸王鞭、民族舞课间操等校本非遗特色课程,一方面增进了少先队员对家乡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在队员心中埋下了一颗文化自信的种子。学校组织开展的“行走的思政课”系列主题活动被评为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优秀典型案例。下关八小在入队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工作模式,通过设计趣味问答闯关、知识竞赛、故事分享等活动,进行入队闯关,摆脱了传统说教式教育的束缚,吸引队员积极参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队员们不仅掌握了少先队员应知应会知识,也增强了队员们的责任感和光荣感。下关六中打造以“红色+科技+实践”为主题的立体化研学课程,组织学生赴上海和重庆开展研学活动,队员们研思并举,知行合一,重温奋斗历程,触摸前沿科技,感悟使命担当。漾濞上街完小多年来坚持组织“学雷锋 树新风 践行动”生动的实践活动,结合创卫、植树等本校实际,颁发“绿美漾濞”红领巾特色章,受到了广大少先队员的喜爱。这些创新的活动形式犹如新鲜血液,为少先队工作注入了无尽的活力,成为品牌建设的活力源泉,让少先队工作充满生机与吸引力。
以联动为平台,拓展少先队品牌建设合力。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少年儿童成长进程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协同教育理论所强调的内容,即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凝聚成教育合力。大理地区中小学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积极促进家校、社区的联动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例如,大理州实验小学在全州率先开设了学校家庭教育公开课,为少先队员的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学校构建“以师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的”家校社的多方联动模式,有效推动了学校少先队工作的蓬勃发展。下关八小学校聘请家长担任学校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家长的积极参与为少先队活动带来了丰富的资源,组织少先队员进社区、进警营、进医院,为队员们开辟了广阔的社会实践天地,使少先队工作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关六中结合初中少先队员的身心特点,通过组织全员家访,打通了学校与队员、家庭的心灵屏障,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大理州中小学在继承少先队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通过家校社联动,拓展少先队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使少先队品牌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认可和传播。
(作者单位:大理州实验小学、大理市下关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