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阿世刚 左希义 杨会存
晨雾初散,水面上,摩托艇列队待发;露营地,游客在帐篷外细品鸟语花香……走进位于巍山县大仓镇幸福村委会的苍鹭谷景区,一幅在山水间探索户外运动乐趣的生动画卷徐徐展现在眼前。
户外运动唤醒沉睡资源
苍鹭谷周边群山环绕、植被茂盛、气候宜人,山、林、湖、草、田等多样地形地貌一应俱全,优质水域为水上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也是巍山县发展户外运动产业的绝佳之地。
近年来,在村级党组织的带领下,幸福村委会注册成立了巍山县幸福文旅开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运营主体+农户”的管理运营模式,积极争取各类资金1414.5万元,不仅完成了苍鹭谷河道治理、整体风貌提升,还打造了水上运动中心、森林教室等特色场景。
站在苍鹭谷耕读堂前的观景平台上,幸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自章指着正在提升改建的游道说:“这条3.5公里的景观道原是坑洼土路,如今已成为骑行爱好者的网红打卡点。”
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如今,苍鹭谷已具备户外运动、非遗体验、乡村旅游等复合功能,正逐步成为融合户外运动、生态旅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居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还被评为“综合田园农耕基地”“云南十佳户外营地”等。
多元业态吸引游客纷至
“苍鹭谷的定位是一个休闲户外运动旅居之地,我们现在开设了摩托艇、冲浪板、皮划艇等各种水上运动项目,未来会增设徒步、越野等项目。居住方面,今年将新增两个精品酒店,同时通过盘活村民闲置院落,打造3家户外运动主题旅居小院。依托良好水域的资源优势,还将建设水上船坞酒店、房车营地等特色旅居产品。”巍山自在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罗谆说。
苍鹭谷的水边露营地,来自黑龙江的游客韩建军对这里的宁静安谧赞不绝口。他说:“这里环境安静,空气清新,晚上可以观赏星星,早上起来拍摄日出,还有几十种不知名的鸟儿叽叽喳喳地欢唱,非常美好。”
“户外+”发展模式让前来苍鹭谷的游客充分体验到徒步、骑行、水上运动等户外活动的乐趣,巍山小吃节、巍山火把节等各类节庆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2024年,苍鹭谷共接待游客7万余人,实现消费300万元左右。”罗谆自豪地说。
共投共建实现多方共赢
将苍鹭谷打造为户外运动新场景的过程中,“政企共投共建”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府投入聚焦于道路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企业投入则主要用于室内软硬装修、硬件购置以及运营管理等。
“政府的支持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们企业则专注于运营管理和提升服务,通过专业人员培训、市场营销推广等措施,确保景区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营。”罗谆说。
同时,幸福村委会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引导作用,动员村民通过多种方式入股巍山县幸福文旅开发专业合作社。运营主体每年按照协议支付合作社收益,合作社按照协议提取集体收益、发放农户分红,最终实现村集体增收、运营主体盈利、村民致富三方互利共赢。
联农带农促进村民增收
村民将闲置院落和土地入股合作社,出租给企业用于旅居小院等项目打造,采用“保底+分红”的分配模式提高了收入。随着旅居客流量的不断攀升,村民还为游客们提供餐饮等服务,不断实现自主创业增收。
幸福村委会三合村村民小组长王相国本人和父母都在苍鹭谷从事安保和卫生保洁工作,加上家中土地和闲置房屋的入股,每年固定收入达十多万元。他说:“过去我们村的路都是土路,现在改建成了柏油路,路灯、污水处理系统也很完善,剩余劳动力都在苍鹭谷找到了就业机会。”
“苍鹭谷模式用山水生态吸引游客,靠户外运动留住游客,通过机制创新让村民成为产业链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大仓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向梦露说,“2024年,苍鹭谷项目的建设带动了周边30余名群众参与务工,每人年平均增收5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