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熊贵才
5月初夏,漾濞县苍山西镇马厂村的核桃产业园内,3幢联排扶贫车间非常醒目。漾濞微农源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核桃加工生产车间里,村民们忙碌地剥核桃仁。“我们请的都是当地群众。工资每人每天100元。”公司负责人刘永红介绍,公司加工的核桃仁,仅4月份就向广州、湖南、山东等地发货近70吨,销售价格在200万元以上。
2020年,漾濞县利用“沪滇”帮扶一期项目资金500万元,在马厂村建成占地4亩多的标准化厂房及附属配套设施,并于2021年初引进微农源公司承租进行核桃初加工生产经营活动。“我们主要从事核桃加工、销售。2022年承租了政府新建成的3号厂房,建成标准化核桃油生产线一条。政府帮我们解决厂房问题,也就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刘永红说。
随着沪滇协作工作的深入开展,苍山西镇先后利用沪滇产业发展资金1200万元,建成占地面积为26.8亩的马厂村沪滇协作车间,通过“沪滇协作+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搭建多方互利共赢平台,实现了产业提质、企业增效、农户增收、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马厂村利用沪滇协作项目‘激活’乡村振兴‘密码’,村民增收蒸蒸日上。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入驻扶贫车间经营核桃加工等,每年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马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定柱高兴地说。
一村富,不算富;村村富,乡村才算真振兴。苍山西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旭东介绍,如今的产业园区已建成扶贫车间5间,带动光明、白章、秀岭等16个村村级集体经济累计增收120万元,实现村村受益,有效解决山区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无来源、增收难的问题,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今年3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在漾濞县设立省级产业园区“云南漾濞产业园区”,园区按“一园三片”的空间结构布局,分为苍西、漾江和平顺3个片区,以核桃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为主导,延伸产业链,打造集生产、加工、交易、物流、研发于一体的省级产业园区和滇西绿色食品产业基地。
2024年,云南漾濞产业园区共完成投资1.7亿元,新建成核桃初加工及机械生产线5条、精深加工生产线4条,核桃交易市场投入运营。下步工作中,漾濞县将加快推进园区二期基础设施、农产品交易冷链仓储物流区等项目,提升招商质效,扎实开展“满园行动”,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深化“校地企”“产学研”合作,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