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唐亚玲 文/图
祥云县鹿鸣小学住进了猫头鹰一家。
去年10月,大概是被孩子们琅琅书声吸引,两只猫头鹰把家安在了鹿鸣小学的缅桂花树上,白天在树上睡觉,晚上出去觅食。
萌化啦!鹿鸣小学的猫头鹰有崽了。
今年5月中旬,这对猫头鹰夫妇生了两只猫头鹰幼崽。刚出生的猫头鹰小小的,全身有一层白白的绒毛,圆圆的眼睛透着呆萌的光,不时转动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周围。
学生们都很好奇,下课和放学就去看小猫头鹰,不停追着老师问这问那,小小猫头鹰也成了老师们的科学课“助教”——“同学们,猫头鹰昼伏夜出,所以白天待在树上。它的脖子能灵活转动,头的活动范围达270°,便于观察周边的环境。猫头鹰是捕鼠能力最强的鸟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们可以远远观察它,但是不能碰它,要好好保护好它……”
白天,猫头鹰待在缅桂树上,每当课间操音乐响起,他们就会钻出枝头,看着学生们做运动。晚上,校园里几乎没人了,它们就出来活动,在树上跳来跳去,有时还会沿着篮球场的白线“散步”。
自从猫头鹰来安家,全校师生有了牵挂,除了学生们经常围着树观察,老师们也会经常操心猫头鹰父母有没有好好“带娃”。有一天晚上,一只小猫头鹰被蜜蜂叮咬掉落到操场上,老师们发现后帮助它把身上的蜜蜂拿掉,又把它送回树上。在全校师生营造的友爱关心的氛围里,猫头鹰们的胆子越来越大,有时学生们上课后,好奇的猫头鹰宝宝还会飞到操场上,到处跑着玩。琅琅书声里,学生们和小小猫头鹰一起成长。
随着一代代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接续努力,鹿鸣乡生态逐步改善,野鸡、野兔、松鼠等野生动物日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视野之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美丽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真实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