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6月13日

构塑现代产业体系,接续推进经济转型提速创优提质

——论深入学习贯彻州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

□ 本报评论员

产业强则经济强。州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聚焦定向习近平总书记“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指示要求,接续推进经济转型提速、创优提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力产业振兴和大理之变实现高质量新跨越。

产业发展不仅是动能转换的核心动力,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引擎。州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大理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用“大理之问”破“大理之困”,以“拼经济、破困局、开新篇”和“创优提质促发展”为主题,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发展,加速推动大理之变,奠定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新征程上,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找准比较优势,筹谋“三大经济”,因地制宜深耕资源型经济,一个产业一个产业精耕细作,培育一批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文旅名县,力促产业增值、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天下之大本也。”构塑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做精一产。要坚持“好山好水出好产品,好产品要卖好价钱”的思路理念,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示范区”的“苍洱名品”,在做好“土特产”文章上各展其长,在烟草、核桃、乳业、生猪肉牛、蔬菜水果、中药材产业等方面用好政策、深耕优势、彰显特色。要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的鲜明导向树得更牢、落得更实,全链条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实施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推出一批拳头产品,打造中国最优绿色生态食品示范基地,加快大理从现代农业“资源产出地”向“绿色产业区”转变。

壮工业“筋骨”,挺经济“脊梁”。构塑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做强二产。要找准突破点,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发挥比较优势,聚力集群发展,实施“百强百亿”工业企业培育工程,壮大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新三样”,抢抓新一轮光伏技术革新窗口期,抓实高效异质结电池和组件产销,推动正负极材料向电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环节延伸,发展“绿电+先进制造”,推进现有电解铝产能高效利用。要抓实大理、祥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鹤庆产业园、弥渡医疗器械产业园差异化错位发展,集中要素推动园区提质增效,加快祥云飞龙、大钢钢铁等传统产能转型、焕新、达产。

文旅融出新天地,且以诗意共远方。构塑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做优三产。要走持续健康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巩固提升酒店与民宿规范发展试点成果,扩大大理民宿、婚庆、旅拍等品牌影响力,高水平申建苍山洱海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带,把建设旅居目的地作为促进深度游的抓手和切口,丰富定制旅游等新业态,拓展全季全域型旅游,推动“四季户外运动之城、全域旅居度假之地”具象化。要充分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提升旅游收入的贡献率,培育消费新场景、新增长点,加快建设“旅居云南”“旅居大理”品牌,打造旅游消费升级版,让“美丽产业”成为“富民产业”“幸福产业”。

未来产业决定产业未来。构塑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还需抢滩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要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谋划低空经济、算力园区等新经济形态,发展地热能、绿色氢能、新型储能等未来能源,扩大绿电招商和场景应用,依托生物多样性优势孵化生物技术产业。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接力赛,唯有立足自身条件禀赋,做大做强资源型产业,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跟跑、并跑,直到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