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王映
近年来,祥云县人民法院积极延伸司法职能,结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实际,创新“传统文化助帮教+行走的法治课+创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模式,开展多元化法治教育活动,以法为笔,绘就未成年人成长蓝图,做好未成年人的法治引路人,为守护其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的蓝天。
文化浸润
法治护航
“我们希望通过经典诵读、书籍赠送、法官寄语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司法理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正能量,重塑未成年人的文化观、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修复家庭和社会关系,达到‘以文化人,以德正心’的目的。”在少年法庭的审判圆桌上,法官庞建平语重心长地说。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既要用法律底色勾勒规圆矩方,更要以司法温度呵护其健康成长。近年来,祥云县人民法院在开展少年审判工作中,采用圆桌式审判模式,摒弃传统法庭的严肃氛围,以平等、亲切的姿态与未成年人及家长围坐交流,有效缓解未成年人紧张与抵触的情绪,让他们能够敞开心扉,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在庭审结束后,法官结合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和背景,对未成年被告人持续深入开展法庭帮教活动,深化“文化浸润+法治护航”帮教模式,让法庭帮教更有温度和深度,为迷途少年点亮回归之路。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细听,这是从法庭里传出的《少年中国说》诵读声。在帮教环节,合议庭成员带领未成年被告人诵读《诫子书》《少年中国说》等经典。经典诵读环节结束后,法官向未成年被告人赠送《龙文鞭影》《增广贤文》等传统文化书籍,法官还精心撰写法官寄语,用书籍搭建沟通桥梁。“法律给予的,是改过的机会;文化给予的,是成为君子的可能。” 以文化为媒介,融合法律教育与人文关怀,旨在通过传统文化的浸润,强化自我约束,帮助其重建价值观,降低再犯风险。从而实现“法律、文化、心理”的三重矫治,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改过自新的精神支点,更向社会传递出少年司法的温度与智慧,强化青少年心理认同,引导青少年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公平正义。
“以前觉得孩子犯错是小打小闹,这次法庭的温情帮教让我如梦初醒,法官的耐心教导与问题剖析使我明白了家庭教育是多么重要。也谢谢法官们送给娃娃的书,我也将时刻警醒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家长。”一位未成年被告人家长感叹道。
送法进校园
深植法治种子
行在彩云山水间,走进普法大课堂。自全省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启动以来,祥云县人民法院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突出司法专业优势,以“普法强基·行走的法治课”为主题,聚焦普法重点区域和对象,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以“法律六进、庭审旁听、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普法活动。
2024年以来,祥云县人民法院共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72场次,覆盖8650人次;组织旁听庭审16场次,其中,组织祥云四中、祥城镇一中、祥城镇象鼻九年一贯制学校、祥城镇三中等学校师生到法院开展旁听庭审5场次。
“这次旁听,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帮信罪’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我们不能轻易听信别人的不良诱惑,切莫因贪小便宜以身试法。”祥城镇三中一名到法院旁听的学生说。
在送法进校园活动中,祥云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职能作用,安排12名法官、法官助理担任法治副校长,在重要时间节点,走进全县中、小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治副校长结合各学校特点以及学生年龄段认知,选取接近学校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案例,以法治讲座、观看普法视频、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普法活动,为孩子们送去一场场丰富的“法治”盛宴。下一步,祥云县人民法院将持续推进普法强基工作,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用丰富的形式和内容传递法治声音,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校园,以法治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校园模拟法庭
开辟普法新园地
为在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中寻找有益尝试,2023年初,祥云县人民法院联合云南驿镇康仓村委会共同出资打造“德仓亭”法治小广场,同时,携手祥云四中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法治进校园开辟新园地,该基地设在祥云四中综合教学楼内,由祥云县人民法院筹资建设,包括一间法治教室和一间模拟法庭,为常态化开展庭审观摩、模拟法庭、多媒体法治主题班会课等活动搭建平台。同时,该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建成,在普及法律教育、推进初高中新课程实施、树立法律信仰、培养法律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成启用以来,祥云县人民法院创新工作举措,形成全新的具有祥云县人民法院特色的以“一会”“一员”“一模拟”“一演讲”“一社团”“一辅导”为载体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共筑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2024年以来,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共开展班会课58场次、组织模拟法庭2场次、组织社团活动3场次、开展心理辅导5场次,共3020名学生接受了法治教育。
“上了法治班会课后,我才明白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生活的保护伞,法官老师让我们学会了用法治思维保护自己。我也想要把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一起做懂法的校园小主人。”祥云四中的一位同学说。
祥云四中党总支书记吴映辉说:“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成为我们学校法治教育的点睛之笔,法官们春风化雨开展法治教育,实现了‘树德育人’的价值和功能。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基地,让祥云四中的莘莘学子在法治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成才。”
守护未成年人,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祥云县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打好组合拳,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未成年人法治宣传工作,持续运用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积极将经典传统文化融入法庭帮教,让更多的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感受法治文化魅力,让青少年明律于心,守法于行,让法治之光照亮青春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