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6月21日

从光热“黄金带”到百万千瓦“光伏镇”,鹤庆县黄坪镇——

把阳光炼成“绿金子”

光伏板在鹤庆县黄坪镇大栗坪山脊上绵延起伏。(6月15日无人机航拍图片)

□ 通讯员 杨锐祥 李庆龄 文/图

“这片地坡度大,种不成庄稼,现在铺设光伏板能发电,我们还有租金。”鹤庆县黄坪镇的村民洪玉林指着漫山遍野的蓝色光伏太阳能板发出感慨。

初夏的黄坪坝子阳光炽烈,30万千瓦的光伏板在山脊上绵延起伏——大栗坪光伏发电项目三期、大理州单体最大的光伏项目,于今年5月29日全容量并网发电,为黄坪镇冲刺百万千瓦“光伏小镇”目标再添重码。

据了解,黄坪镇的“光伏基因”藏在气候里,年均2200小时日照,每平方米5500兆焦耳的太阳总辐射量,让这里成为鹤庆县“十四五”绿色能源产业布局的“黄金地带”。海拔1500米的山梁上,云层像被阳光“熨平”,连片的光伏板每天能捕捉更多光能。

数据是最鲜活的见证,每一个数字都在诉说着发展的脉络与实效。2021年10月,大栗坪光伏发电项目破土动工,到8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只用了3年多的时间。截至2025年5月底,黄坪镇境内装机总规模达989兆瓦,每年可输送清洁电力1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6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2万吨。到今年年底在建项目并网发电后,黄坪镇境内光伏装机规模可达1100兆瓦。

山风掠过光伏板阵列,发出沙沙的轻响,夕阳西下,光伏板将最后一缕阳光转化为电流,顺着电缆汇入电网。

这片曾经沉寂的干热河谷,如今每平方公里土地每年能产出4500万元绿色产值。截至2025年5月底,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流转用地达2万余亩,为黄坪镇11个行政村带来土地流转租金约2亿元,进一步助推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从光热资源到绿电奔流的能量转化,从荒坡秃岭到民生红利的场景焕新,鹤庆县黄坪镇正用绿色清洁能源在群山间铺就一条生态与经济共生的鎏金之路,让阳光在滇西高原上绽放出最耀眼的“绿金子”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