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马洲) 近日,南涧县公郎镇上演了一幕干群同心保护野生动物的暖心场景,一只受伤的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黄麂得到成功救助。
6月19日下午,公郎镇回营村八组村民马某在农田劳作时,意外发现玉米地里蜷缩着一只浑身颤抖、形似“小羊”的动物。凭借日常积累的野生动物保护知识,马某敏锐意识到这可能是受保护物种。他立即退至安全距离,避免惊扰它,同时迅速拨打公郎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电话进行求助。
工作人员火速赶到现场,大家小心翼翼地将这只虚弱的动物运送回镇上进行救治。经专业人员辨识确认,该动物为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云南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黄麂。
工作人员俞凤军介绍,黄麂又称赤麂,是麂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米,体重可达30公斤。它们习性胆小谨慎,通常单独活动,多在夜间或清晨、黄昏觅食,白天则隐蔽在灌木丛中休息。
经细致检查,这只黄麂的面部和肋部有擦伤,并伴有轻微脱水症状。工作人员推测,它可能因长时间未进食且遭遇雨淋导致身体虚弱,生命体征一度较弱。工作人员立即对其进行了补液、伤口处理等必要的医疗救护。
目前,在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这只黄麂的健康状况已逐渐稳定。待其完全康复并符合放生条件后,将适时将其放归大自然。
此次成功救助黄麂展现了群众保护野生动物、守护生态意识的提升。未来,公郎镇将持续强化野生动物巡查巡护力度,深化保护宣传引导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主动参与、自觉维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意识,切实守护辖区自然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