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倩) 近年来,永平县针对基层党组织发展不平衡、后进党支部提升难等问题,创新探索实施一对一或一对多的“1+X”党组织结对共建机制,通过“以强带弱、中间互促”的模式,推动组织联建、资源联用、发展联动,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分析研判打基础,找好共建搭子。依托党支部分类定级工作,永平县通过分级评定、深入调研、科学匹配“三步走”,明定位、摸需求、“结良缘”,确保结对精准有效。严格按照“支部自评—党委审核—上级审批”程序,科学确定先进、中间、后进党支部;通过走访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全面掌握先进党支部的特色优势、中间党支部的晋位需求、后进党支部的短板弱项,为精准结对提供依据;综合考虑行业特点、地域分布、工作需求等因素,按照“先进带后进、中间互促进”原则共建结对。2025年,全县共结对子307对,其中,先进带后进24对、先进带中间271对、中间互促12对。
分类施策提质效,定好共建调子。永平县坚持“互利共赢、注重实效、减负增效”三项原则,有效区分不同类别党组织共建需求,确保工作方向不偏、力度不减。共建双方围绕“共建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班子、共建一支素质过硬的党员队伍、共建一个功能实用的活动阵地、共建一套务实管用的工作制度”等发展目标进行交流合作,确保共建有亮点、结对出实效;围绕“开展一次党建工作研讨、一次实地观摩学习、一次经验交流、一次主题实践”等制定共建计划,确保共建活动务实高效。同时,通过简化考核程序环节、减少考核指标、落实减负要求,推动结对双方在党组织建设以及推进中心工作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锚定任务明措施,走好共建路子。永平县结对党组织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队伍联育“三联”机制,共同研究解决基层党建重点难点问题,联合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常规活动及特色活动,强化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人员常态化沟通交流,进一步规范组织设置、优化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能,不断增进共建双方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推动共建双方能力共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