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回望五年征程,大理州在时代浪潮中书写了无数精彩篇章,在生态文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文旅融合发展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这些成就,是无数奋斗者的心血结晶,更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本报今起推出“决战决胜‘十四五’·变化”专栏,以图片和读者来稿的方式,生动展示“十四五”期间大理州发生的可喜变化和稳步迈向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 李文开 文/图
在大理州南端,有一座被群山环抱、江河润泽的小城——南涧县城。“十四五”期间,这里发生了诸多令人惊喜的变化,而小镜湖的建成,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笔,为这座精美又充满活力的小城,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诗意。
曾经,这里或许只是一片平凡的土地,有着质朴的模样,却缺少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致。但在“十四五”规划的蓝图里,这片土地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南涧县的建设者们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了一场关于美的创造。他们精心规划、日夜施工,挖湖蓄水、堆山造景、种植花木,用汗水与智慧,在县城的中央,雕琢出了一颗温润的明珠——小镜湖。
晨光初照,小镜湖从沉睡中缓缓苏醒。湖面被一层薄薄的晨雾笼罩,如梦如幻,仿佛是一位刚刚睡醒的少女,还带着几分朦胧的睡意。远处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恰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随着太阳逐渐升高,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澄澈的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无数颗细碎的钻石在水中跳跃,美得让人移不开眼。早起的鸟儿在湖面上盘旋飞翔,他们的身影倒映在水中,时而轻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唤醒了整座小城的生机。
沿着湖边漫步,垂柳依依,细长的柳枝垂落在水面上,微风拂过,柳枝随风轻轻摇曳,就像婀娜多姿的少女对着镜子在梳妆打扮。岸边的花朵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香四溢,引得蜜蜂、蝴蝶在花丛中忙碌穿梭。偶尔有花瓣飘落湖中,宛如一叶叶小小的扁舟,随着水波悠悠飘荡,为平静的湖面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诗意。
小镜湖不仅是一幅绝美的自然画卷,更是南涧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晨,能看到晨跑爱好者沿着环湖步道挥洒汗水,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如画的美景;午后,老人们坐在湖边的石凳上,悠闲地晒着太阳,谈天说地,岁月的静好在此刻定格;傍晚,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绚丽的橙红色,余晖倒映在湖面上,整个小镜湖仿佛被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美得令人心醉。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在湖边悠闲地散步,轻声诉说着甜蜜的情话;孩子们在空地上嬉笑打闹,清脆的笑声回荡在湖畔,为小镜湖增添了许多欢乐的氛围。
夜幕降临,小镜湖换上了另一番神秘的模样。岸边的路灯依次亮起,暖黄色的灯光倒映在湖水中,与天上的繁星遥相呼应,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湖。偶尔有夜钓的人静静地坐在湖边,专注地盯着水面,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等待的乐趣。此时的小镜湖,宛如一位神秘的仙子,在夜色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十四五”期间建成的小镜湖,已然成为南涧县的一张亮丽名片。它见证着南涧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南涧人的欢乐与梦想,也为这座小城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未来的日子里,小镜湖必将继续在南涧这片土地上闪耀着光芒,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