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7月07日

扩大企业主体规模蓄积经济发展新动能

□ 本报评论员

工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我州适应新发展格局、抢占发展制高点的必然要求。全州工业项目投资专题会议深刻指出,必须要强化分类指导、梯次培育,打造工业企业发展梯队。扩大企业主体规模正是构建这一梯队的核心支撑,亟需从立“链主”、推“倍增”、聚英才三向发力,方能夯实工业崛起之基,蓄积经济发展新动能。

立“链主”,构筑产业生态新格局。工业经济的发展,既要有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也要有质量优、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还要有铺天盖地的种子企业。“链主”企业是肩负提升产业链运行效率和产业集群发展水平重任的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带动力的“链主”企业,是打造工业企业发展梯队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精准聚焦大理州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坚持“一企一策”,推动优质资源高效汇聚于“链主”企业。重点支持州内现有“链主”企业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鼓励其通过增资扩产增强实力,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效能,通过资本运营整合资源,通过品牌提升拓展市场。更要让其发挥“头雁效应”,有效带动中小企业和种子企业融通发展,形成紧密协作、优势互补、共生共赢的现代产业新格局。

推“倍增”,激活工业增长强动能。加快推进工业倍增行动是实现工业经济总量扩张和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在推进工业倍增行动中,我们要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激发中小工业企业这一庞大群体的发展潜能上。一方面,要强化政策“精准滴灌”和要素保障,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成长升规常态化支持政策,加快项目投产纳规,持续推动一批市场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加速成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另一方面,要突出创新驱动,锻造核心竞争力,大力引导和支持中小工业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鼓励其在技术创新上寻求突破、在产品创新上追求卓越、在管理创新上勇于改革、在模式创新上积极探索,着力培养一批单项冠军、服务型制造企业和“独角兽”等优质企业,为全州实现工业企业数量增长目标筑牢坚实基础。

聚英才,厚植创新创造沃土。人才是工业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对于打造工业企业发展梯队至关重要。没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后盾,扩大企业主体规模、实现工业企业倍增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我们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注重引进和培育一批企业领军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数字化人才;必须夯实本土人才根基,着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持续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必须坚持人才强企导向,大力支持链上企业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积极为企业提供各类引进政策,努力使大理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

当“链主”企业昂首挺立,如群山之脊梁;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似林木之葱茏;高层次人才汇聚大理,若江河之奔涌,大理工业的巨轮必将劈波斩浪、行稳致远。扩大企业主体规模,打造工业企业发展梯队,是一项打基础、谋长远的系统工程。全州上下务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实干精神,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为谱写大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注入更为磅礴的工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