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7月08日

乡村振兴拒绝“千村一面”

□ 杨艳玲 杨桂清

站在阿尼么007艺术农庄眺望重峦叠嶂的大山,笔者不禁感慨万千:在大理的乡村版图上,为何没有优势的阿尼么村,能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星光熠熠?原因就是拒绝“千村一面”,深挖自己的优势,敢于创新,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文化赋能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乡村需要的不是“美丽的空壳”,而是能持续造血的运营系统。阿尼么村的成功之处在于政府推动、能人巧匠带动、广大群众主动,且运行过程中形成合力,抱团攻坚,让阿尼么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蛋糕”越做越大。

当多数乡村陷入运营困局时,阿尼么村敢于接住流量,通过一场场“乡村好歌汇”,让阿尼么有更多新业态辐射周边村落,甚至辐射整个大理,实现了乡村“活”起来、“火起来”,让“阿尼么文化IP”越做越火。

春风过处,尽丰收。阿尼么村的实践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空间平移,而是依托绿水青山实现价值重生。当市场化运营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村庄发展、村民收入深度融合,乡村才能真正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这就是阿尼么村从“贫困村”一跃成为“乡村顶流”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