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7月08日

提升营商环境质效 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 本报评论员

营商环境似一面明镜,清晰映照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底色;也似一块显眼的招牌,影响着资本、人才与技术的流动轨迹。“优则万流奔涌,劣则生机凝滞。”只有提升营商环境质效并形成良性生态闭环,市场主体的活力才能持续迸发,催生出更多发展的澎湃动能。

对于大理而言,强发展磁场必须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切、围绕关键环节、强化改革创新,全力以赴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大理汇集,以营商环境之“优”实现发展之“进”。

“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提升营商环境质效,要着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让企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当主角。要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完善梯度培育、要素保障、公共服务等机制,促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链上企业成长壮大、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培优育强,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理解、支持企业家的浓厚氛围,优化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家消除顾虑、放下包袱、大胆发展,在全社会凝聚起崇尚创新创业正能量。要深入理解“亲”和“清”的内涵,把握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既守住“清”的红线和规矩,更彰显“亲”的责任与担当,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解决企业合理诉求,支持企业发展壮大,让政企双方在“亲不逾矩、清不疏远”中双向赋能,共同维护好大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高效、便捷、透明的政务服务体系,是营商环境的关键“软实力”。提升营商环境质效,要用心用力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聚焦群众和企业对政务服务不断升级的需求,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审批流程再造,推出更多“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好办法,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等模式,不断简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环节,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聚焦全方位推动政务服务“加速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做好服务保障,对纳入重点项目清单的项目提前介入,开展模拟审批;对链上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全力保障产业链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需求,以政务服务质量的“一优再优”,为企业增强发展信心,腾出更多发展精力。

政策、资金、土地等各类要素资源,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硬支撑”。提升营商环境质效,要多措并举打好强化要素保障“组合拳”。聚焦政策支持,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和政策性金融,积极争取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等方面的政策优惠,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条件。聚焦资金保障,持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同时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聚焦土地保障,加强土地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加大土地征收和储备力度,积极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内生动力。

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好。提升营商环境质效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厚植推动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沃土,需要全州上下树牢“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招商使者”的理念,在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更好、更充分地激发出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