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7月09日

巍山县紫金中学教师赵利军——

用爱托起困难学生的理想和希望

□ 通讯员 张宏勇 熊艳芝

在巍山县,有这样一位教育工作者,他以一颗滚烫的赤诚之心,将学生资助工作当作毕生事业,用爱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铺就了一条通往知识殿堂的温暖之路,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他就是紫金中学教师赵利军。

赵利军的这条爱心助学路,起点是2018年。当时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赵利军毅然扛起了紫金中学学生资助工作的重担。他像一位不知疲倦的“使者”,在校园内外奔走呼吁,组织社会各界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募集善款,用真诚与执着凝聚起集体的力量,让一个个寒门学子的求学梦不再遥不可及。

2019年,他主动拓宽爱心助学之路,与大理州爱心小站携手,凭借对每一位学生情况的了如指掌,以及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成功为12名学生牵线搭桥,让他们获得了宝贵的资助。如今,这些曾经在求学路上艰难跋涉的孩子,有的正在高中课堂上为梦想奋力冲刺,有的已经在大学校园里追逐星辰大海。

2023年暑假,一次偶然的机缘,赵利军通过笔友结识了远在天津的王女士,在了解到王女士有捐助学生的意愿后,他毫不犹豫放弃假期,带着王女士走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中,用最真实的场景,讲述孩子们艰辛求学的动人故事。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深深打动了王女士,她决定对一名女生展开帮扶,承诺每年提供5000元助学金。随后,王女士在网上分享了这段资助故事,无数网友为之动容,大家纷纷通过王女士,想要认识赵利军,加入爱心之旅。

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爱心邀约,赵利军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每一份资助背后,都是一颗炽热的爱心,是一个孩子和家庭的希望。于是,他一户户地家访,与学生家长促膝长谈,仔细了解每一个家庭的困难,用最严谨的态度,确保每一笔资助都能精准地送到最需要的孩子手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紫金乡的“一对一”帮扶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最初的零星帮助,发展成如今规模宏大、系统完善的资助体系。截至今年6月,已有68名中小学生得到了稳定的资助,资助金分为2400元、3600元、5000元三档,年资助总额高达162360元。这份跨越万水千山的温暖,汇聚了全国20多个省份爱心人士的关怀,更承载着6个国家华侨的深情厚谊。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赵利军始终牢记“我是党员我带头,我是党员我奉献”的初心。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紫金乡的每一个角落,累计走访上百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每到假期,当别人享受着悠闲时光时,他却依然奔波在家访和送资助金的路上。当地的乡亲们常说:“赵老师不是在送资助金,就是在送资助金的路上。”简单的话语,饱含着对他最深的敬意与感激。同时,作为对他辛勤付出、工作表现突出的肯定,今年2月他还被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进行表彰奖励。

赵利军用脚步丈量着责任,用行动诠释着担当。他的坚守与付出,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之路;又似温暖春风,凝聚起社会各界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在这片充满希望的乡土上,教育的种子在他爱的浇灌下,正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花朵,孕育着无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