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源江
走进洱源县炼铁乡黑潓江畔的山石屏村,江畔杨柳依依,村庄风景秀丽,一排排钢混结构的房屋错落有致,青瓦白墙彰显着古朴典雅的风格,内部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照亮了村庄的夜晚;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保障着村民的日常生活。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追逐嬉戏,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谈天说地,处处洋溢着和谐与幸福的气息。
然而,谁能想到,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曾长期笼罩在麻风病的阴霾之下。山石屏村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洱源县山石屏麻风院。当时,这里没有房屋、没有耕地、没有道路,是典型的与世隔绝的“孤岛”。这里的人们饱受病痛折磨,生活困苦不堪,外界的误解与偏见更是让他们的心灵伤痕累累。
44年前,洱源县疾控中心医生李桂科来到了山石屏工作。面对患者们的恐惧和绝望,他没有丝毫退缩,背着药箱,穿梭在村庄的每一条小巷、每一间破旧的土坯房屋,为患者检查身体、治疗疾病,耐心地给予他们安慰与鼓励,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勇气。在医疗资源匮乏的艰苦岁月里,他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他不仅为患者治疗身体上的病痛,积极教他们如何预防疾病的传播,还鼓励他们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带领他们一起重建家园。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越来越多的患者逐渐康复,生活也日益改善。
2014年,山石屏麻风院正式更名为山石屏村,脱掉了“麻风村”的帽子。李桂科担任山石屏村党支部书记,在党委、政府提供集中供养生活保障的基础上,他带领村民修建蓄水池,种植核桃,发展养殖业,推动山石屏从“麻风村”变成“幸福村”。
“十四五”时期,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在山石屏村落地生根,为村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政府投资新建了一座水泥桥,进村道路也得到拓宽,并铺成了柏油路,一直延伸至村口,让村民出行更加便捷。在修路过程中,村民自发参与,齐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道路两旁种满了树木,四季景色各异,为村庄增添了不少魅力。庭院外配套建成花台,村民在花台里种植了各种树木和花草,房前屋后则种上了核桃和庄稼。春日繁花似锦,夏日绿意盎然,秋日果实累累,冬日松柏常青,村庄一年四季皆有美景。
此外,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山石屏村还建成了全国首个麻风历史博物馆,成为了大理州党性教育基地、医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社团组织,各级党组织,以及学生、群众纷纷来到山石屏村参观学习,他们在这里认真聆听李桂科讲党课,深入了解山石屏村的历史脉络,感受红色精神的强大力量。
如今,山石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美丽和谐的自然村落呈现在眼前。邻里关系融洽,村民互帮互助,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凝聚力和归属感不断增强。李桂科的坚守和奉献,成为了村民们心中的希望之光,激励着大家积极进取,续写着山石屏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