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曦雯
杉阳,这座博南古道上的重镇,千百年间,马帮的铜铃在这里回响,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歇脚,不同地域的饮食风味在此碰撞、交融,最终沉淀出杉阳独有的烟火味道。这里的吃食,从不在意繁复的花样,却在“色香味”中藏着巧思,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杉阳的历史记忆,散发着浓郁的人间烟火气。
杉阳油粉:
流淌在岁月里的家乡味道
油粉是杉阳人刻在骨子里的乡愁。用本地豌豆磨成粉,经传统工序做出的油粉,滑溜溜的像块软玉,透着淡淡的豆香。吃油粉的精髓在佐料——桃醋的酸、辣椒的辣、花椒的麻,再撒上一把炒得香脆的花生面,入口先是油粉的爽滑,紧接着各种佐料的味道依次绽放,酸得开胃,辣得过瘾,麻得恰到好处。杉阳的街头巷尾,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卖油粉的摊位,是杉阳亘古不变的风景。这一碗油粉,承载着杉阳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
霉豆腐:
发酵时光里的独特风味
杉阳人懂发酵的“魔法”,霉豆腐就是最好的证明。选上好的豆腐,经过几道工序发酵后,表面会长出一层细细的白霉,宛如一层轻柔的白纱,这正是霉豆腐独特风味的来源。霉豆腐吃法多样,油炸是常见的一种,热油里滚一圈,外皮变得金黄酥脆,内里却依旧软嫩。初闻时带点淡淡的“怪味”,入口却瞬间被浓郁的豆香包裹,香得醇厚。也可将霉豆腐与嫩豌豆尖等绿色蔬菜一起煮汤,汤汁浓郁醇厚,味道独特可口。这一块块小小的霉豆腐,是杉阳人在漫长岁月里,把普通食材变成美味的智慧,诉说着杉阳的饮食故事。
红糖:
甜蜜生活的温暖馈赠
得益于杉阳地处低热河谷地带,光照充足、雨热同季,这里的甘蔗茁壮成长,为制作红糖提供了优质的原料。杉阳红糖采用传统工艺熬制,从甘蔗榨汁到最终成型,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榨汁后的甘蔗汁,经过过滤、沉淀、熬煮等环节,在炽热的大锅中慢慢浓缩。师傅们凭借丰富的经验,不断搅拌,控制火候,随着水分的蒸发,锅中的甘蔗汁逐渐变得浓稠,颜色也由浅变深,最终熬制成色泽红亮、香甜醇厚的红糖。杉阳红糖口感细腻,甜度适中,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用于烹饪、泡茶,都能为食物增添一份独特的风味。它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杉阳人甜蜜生活的象征,每一口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焖鸡:
舌尖上的热辣狂欢
说到杉阳美食,黄焖鸡是绕不开的主角。本地散养的土鸡,肉质特别有嚼劲。做这道菜,讲究的是火候与配料的默契,花椒、草果、干辣椒这些本地香料,先在热油里爆出香味,再将鸡块下锅翻炒至表皮微焦,逼出油脂,最后加水焖煮,待汤汁收得浓稠,鸡肉便吸足了所有滋味。端上桌时,红亮的汤汁裹着鸡块,咬一口,先是辣椒的热辣窜上舌尖,接着是鸡肉的鲜嫩在齿间散开。这股热辣鲜香,早已成了杉阳人招待客人的“硬菜”,一口下去,仿佛能尝到马帮汉子当年歇脚时的豪爽。如今,这道古道美食还走出了大山,位于杉阳镇的远娅食品厂将黄焖鸡做成了真空包装的“秀芹嬢”系列——带骨的香辣、无骨的爽快、辣子鸡的酣畅,让天南地北的人都能尝到来自杉阳的热辣。
杉阳的饮食文化,是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道美食都是其中的精彩篇章。油粉的爽滑、霉豆腐的独特、红糖的甜蜜、黄焖鸡的热辣,它们共同构成了杉阳独特的饮食魅力。这些吃食里,有马帮留下的江湖气,有百姓过日子的巧思,更有这片土地对人们的温柔馈赠。来杉阳走一走尝一尝,或许就能读懂,为什么千百年过去,这里的烟火气总能留住往来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