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7月17日

弥渡县推进宣传文化工作创新——

“花灯”唱响时代新声

盛装打扮的花灯队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活动。(资料照片) [通讯员 罗兴武 摄]

□ 通讯员 向春芳 景丽

近年来,弥渡县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构建县、乡、村、组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将花灯艺术充分融入党的创新理论、廉洁文化建设、法治教育等宣讲内容中。三年来,累计创作主题花灯作品28个,组建花灯宣讲志愿服务队1010支,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代主题宣传的双向赋能。

花灯古艺赋新魂

“两兄许久未碰面,见面又把话儿劝,贪念一起走刀刃,我想对你说一句,初心使命要牢记……”廉洁教育花灯剧《兄弟》,通过“李局长与好友正清”的戏剧冲突,生动演绎了廉洁自律的价值观,展现了党员干部抵制诱惑、坚守初心的故事。

《孙所长普法》《社区矫正谱新篇》等法治宣传花灯小戏,将法律知识融入故事情节;《凝心聚力绘蓝图》《深化改革再出发》等理论宣讲作品,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通俗唱词,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牛街乡将法律知识融入彝族打歌小调;密祉镇创作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花灯剧……近年来,弥渡县突破“为传承而传承”的思维定式,紧密聚焦时代命题,注重扎根群众生活,秉持“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原则,多以本地真实案例为蓝本进行改编,创作了一系列极具教育意义的花灯作品,赋予了花灯艺术新的时代内涵。

线上线下齐发力

借助“雾本桃花节”“密祉元宵灯会”等民俗活动,安排专题花灯演出,实现“节庆搭台,宣传唱戏”;编写《花灯民歌音乐》乡土教材,在中小学开展“花灯民歌进校园”活动,将《交通安全歌》《好公民》等花灯作品融入学校音乐课,通过“小手牵大手”,将花灯文化传递到每个家庭,实现校园浸润式宣传,让花灯宣讲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三年来,县花灯剧团深入偏远山区送戏下乡150余场,受益群众达8.9万人。

除了组织各类线下活动,弥渡县还积极搭建新媒体矩阵,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开设“纪法小课堂”“党纪学习教育”等专栏,推送《巡察组来了》《纸上整改要不得》等短视频,让“云端花灯”突破时空限制,单条播放量最高达2.5万次以上;建立节目音视频库,向1010支群众文艺队推送素材,实现云端资源库共享;录制花灯宣讲音频,通过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定时播放,900个自然村通过“大喇叭小广场”工程配备相关设施,实现花灯宣讲覆盖田间地头。

干部群众共欢歌

“十大姐”志愿服务队将消防知识编成花灯歌舞,走遍60余个村寨开展宣传,深受群众喜爱。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征集选题,针对酒驾、赌博等陋习创作了《老皮赌钱》,针对纠纷调解编排了《法官老倌》等作品,发人深省……弥渡县坚持大众化传播理念,将“我们想讲的”变成“群众想听的”,由县花灯剧团、文化馆专业人员挂钩乡镇,培训民间文艺骨干,吸纳2.4万余名群众参与,实现“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传”的良性循环。

德苴乡的荷塘边,村民自编自演的《莲洁歌》唱出清廉新风;寅街镇的广场上,镇村干部与群众共唱文明新风花灯剧……近年来,干部与群众“共唱共学花灯”在弥渡县随处可见,把党的声音、法治精神、文明风尚送入千家万户,让花灯古韵唱响了新时代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