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称,广西某县政府网站上的《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个别段落有抄袭嫌疑,其关于该县水文的介绍和湖南某县的水文介绍几乎一模一样。7月15日,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情况通报:“经核实,该信息基本属实,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我县将及时修正发布,加强公文审核把关。”
官方文件,顾名思义,是相关部门制发的具有法律效力和规范的文件,代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形象和权威。一旦出现抄袭这样的低级失误,不仅是单位出洋相的问题,更会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以这起事件为例,地图测量显示,该县和湖南某县两地相距400余公里。而两县的水文文字,除县名不同外,其他部分一模一样,且该县并无文中提到的几个乡镇,不禁令人大跌眼镜、匪夷所思。即便认错改错、立即修正,甚至追责问责,短时间内都很难消除其在社会上造成的恶劣影响。
透过文风看作风,官方文件抄袭背后,实质是工作作风出了问题。充分暴露出一些部门管理混乱、一些干部作风不实的事实。对此,必须高度重视,引以为戒,举一反三,坚决杜绝类似低级失误再次发生,确保官方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说到底,抓办文质量,就要从作风抓起。要正视官方文件中出现的低级失误问题,来一次管理上的查缺补漏、作风上的转变提升。一方面,要加强日常拟文、办文、发文管理,通过控进口、把过程、严出口,层层把关、逐级审核,严防低级失误发生。另一方面,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拧紧“办文关乎各项工作全局,容不得丝毫差错”的思想发条,让每一名干部职工都以极端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手头每一份文件,真正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以高质量文件助推工作高质量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