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7月19日

话说火把节

□ 杨世明

火把节,彝族人称“星回节”,哈尼族人叫“苦鲁节”,白族人又称“福旺舞”。是云南少数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的来历有种种优美的传说。

《大理府志》和《南诏野史》中记载了阿南焚衣殉情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作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昆明县志》也有另一个慈善殉情的动人故事:“南诏皮罗阁会五诏于松明楼,将诱而焚杀之,遂并其地,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乃以铁钏约夫臂,既往,果被焚,慈善迹钏得夫尸以归。皮逻阁闻其贤,欲委擒焉,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这传说可在大理、鹤庆、剑川、洱源和巍山一带的白族聚居村寨找到遗迹。譬如,洱源的姑娘用凤仙花将指甲染红,纪念刨夫时十指淋血的慈善夫人,小孩将端午节绕在手上的五彩线放在火把中烧尽,象征邓赕诏王臂上烧红的铁钏;鹤庆还制作松明楼模型,内装水果蔬菜,在火把节前焚烧。

还有民间流传着火把节的种种来历。诸如,彝族支系撒尼人的传说是天上阿育神把五谷撒到地上,人间丰衣足食,天王对此不满,派大力神去毁坏庄稼。大力神逞威,把水牛扭翻在地,英雄朵阿姿挺身而出,与大力神摔跤,并战而胜之,大力神撒下香炉灰,变成各种害虫,以来报复。人们便点火来烧,这就是彝族在火把节上摔跤和斗牛的由来。纳西族的传说是玉帝嫉妒人间美好生活,命掌火天神去放火,天神不忍烧毁人间,抗而被斩,他的鲜血一掉到地上,就变成了小孩。这小孩叫人们连点三夜火把,以瞒凶残的玉帝。此后就以“火把节”来纪念这位保全人间的天神。彝族支系阿细人的传说是人们为了打败残暴的奴隶主那迢迢,救出被抓的同伴,英雄阿真将无数火把捆在一大群饿羊的角上,赶着羊群开路,率众冲进城堡,把那迢迢烧死,其后便年年点火把庆捷。在撒梅人的传说中,点火把是寻找在保卫撒梅家园的战斗中被入侵部落杀死的撒梅王的灵魂。拉祜族传说是,世上出了专吃人眼的恶人,善人用蜂蜡裹羊角,点上火,找到恶人,并于六月二十四日制伏了他,人们便确定这天为火把节,纪念这位除恶的善人。

不论什么样的传说,都表达了云南高各族人民崇拜为民除害的英雄,争取自由,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每当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来临时,虽然各民族居住的区域、民族风俗不同,但欢度的方式大都基本相同。

村寨口中竖火把。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一个村寨将推选出几个壮汉,相约在当天上午上山“扛火把”。当大伙把火把树扛回来时,各家各户就主动捐出干柴、松明子、火把梨、花红和篾条等“捆火把”所用的物资。再凑钱请当地的老艺人(纸竹装裱匠)来扎制书有“五谷丰登”的大斗,嘴衔“饱满谷穗”的大白鹤,还有几面三角彩旗,来装扮火把树的顶端。夜幕降临时,家家户户吃过晚餐后,全村老少就不约而同地聚到竖火把的村口广场上,全寨的男子汉们齐心协力把白天以数百斤的干柴和松明子捆扎好的宝塔形的大火把,在寨主或村长指挥下,高高地竖起来。

老者道诗祈平安。当大火把被高高地竖立在村口的广场上后,预先特请的村中德高望重、知书达理、高寿体健的老先生也来了,村长就让他手握顶端捆上易燃干草的实心长竹竿进行点火。当点火成功后,老先生面向观众高声朗道:“时值国泰民安日,全村都来树火把,一是纪念古英雄,二是消灭田中害,三是降邪保健康,四是消灾祈丰收,自从今晚点火把,全村老小大吉昌!”“好!”在场观众高声应和着。大火把在空中吱吱地燃烧着,田野中的害虫成群地向火把飞来……

燃放松香送祝福。在火把节前的半个月,村中的大人、小孩忙着上山捡拾松树朽木块和松香脂背回来晒干后粉碎成土制的“礼花”——松香粉。火把熊熊燃烧起来后,大人、小孩一手拿松明火把,一手抓起松香粉往松明火把上泼撒,并朝着对方的脚杆或后背“嘭”的一声,腾起一团团如烟花般的火花,散发出一股股扑鼻的松香味。这样,在火把树下,你追我赶,相互除邪祝福,表达一个美好的心愿。如果后辈朝前辈泼撒,那是尊老敬老,祝福长寿;如果长辈向晚辈泼撒,那是疼爱少小,祝愿吉利;如果同辈之间互相泼撒,那是亲密友爱,互祝平安;如果男女青年相互泼撒,那是相互倾慕,萌生爱意……这时的整个火把广场,远望像一片飞舞的火海,照耀得满村火红。

糖果炒豆敬嘉宾。泼撒松香粉送祝福期间,为了酬谢捧场凑热闹的来宾,火把节承办方的妇女们端出一盆盆糕点糖果、炒豆瓜子,逐一分发给在场的男女老少,让他们边品尝边观赏这“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火把节盛况。

吹拉弹唱庆火把。每到火把节的夜晚,当地吹拉弹唱的爱好者就找出心爱的唢呐、锣鼓、月琴、三弦、二胡、竹箫、芦笙和笛子等乐器,自由组合,激情演奏。同时,还有本村爱唱爱跳的青年男女,换上民族新装,围着篝火,手拉着手,脚勾脚,翩翩起舞。也有的一展歌喉,演唱起现代流行歌曲或传统山歌对唱。也有的村寨还举行摔跤、斗牛、赛马、射箭和荡秋千等民族体育活动,把火把节的盛况又一次推向高潮。

争抢火把除邪气。大火把竖在村口的广场上一边迎风熊熊燃烧,一边掉下来一些三角彩旗、水果和烧剩的松柴块,人们纷纷朝前去争抢。据说这些从火把树上掉落下来的“火把物品”能驱害纳福,消灾免难。将烧剩的松柴块挂在畜厩门上,能驱除瘟疫,确保六畜兴旺,将其挂在卧室门顶上,祈盼家中小孩无痛无病,健康成长。

云南高原上的民族,是火的民族,火是他们的灵魂。每到火把节的夜晚,村村寨寨、峰峰岭岭间就会竖起熊熊的火把,那座座峰岭间,宛如繁星点缀,火树银花,欢歌狂舞,热闹非凡,通宵达旦,好一派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