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
许林花,女,彝族,1997年11月出生于大理州永平县的一个小山村,2021年加入大学生西部计划队伍,服务于永平县水泄彝族乡,服务期满后考入水泄彝族乡人民政府,现为水泄彝族乡人民政府一级科员,任社会事务办主任。从西部计划志愿者到人民公仆,从共青团员到共产党员,许林花始终不忘初心,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向而行,把青春写进了农村的山水中。在生她养她的广袤大地上,找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侣,把他们的小家安在了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 记者 褚雪琴 通讯员 李苑
加入西部计划
投身志愿服务
“大学生活临近尾声时,我看到西部计划的招募公告,毅然决然地报名,当时我以为西部是很边远的地方,没想到,我的家乡就是其中之一,这让我更坚定地选择了西部计划,积极投身于服务乡村建设中。”之后,许林花便来到了距离永平县城最远的乡镇——水泄乡。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踏上了志愿的征途,参与了疫情防控工作,接力了青春的“第一棒”。刚进入工作便遇上新冠疫情,在抗击疫情的一年半里,许林花走遍了水泄乡146个村民小组,从群防群控中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从寒冬值守中感受到了党员干部的履职尽责,从疫苗接种中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艰辛。“那是一个繁星璀璨的傍晚,流动接种小队的队员们一起完成接种任务回乡时,我们大声唱着许巍的《蓝莲花》,即使满身疲惫,但依然铿锵有力,正如歌词中所说的,‘没有什么能够阻挡’。”那晚,许林花找到了志愿的真正意义,志愿是与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一起守住的零输入底线,是“健康服务站信息登记码”零接触的创新,是走村入户接种疫苗的守护,是青年投身抗击疫情的义不容辞,是如五四精神那般的“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更是在田间地头破土而出的青春。
转变的是岗位
不变的是初心
2023年,许林花成功通过公务员考试,继续在水泄乡扎根。“民政工作是我青春接力的‘第二棒’,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是民政人的职责,也是我的职责。”在新的岗位上,许林花再次全情投入、用心服务。在一次千家万户大走访中,许林花在与水泄乡的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交心谈心时,发现他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她针对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心理健康,谋划开展了“青春笔友”活动,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建立起匿名笔友心理辅导新模式,希望能鼓励孩子们自强不息。“再次见到其中的一个孤儿时,她的眼睛盯着我手中红色的书包,双手紧张地捏着袖口,轻轻地说‘姐姐,我喜欢红色’。我想她喜欢的不只是书包,还有我身上那件透着永平民政志愿红的马甲。”从西部计划志愿者到人民公仆,从共青团员到共产党员,许林花始终不忘初心,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向而行,把青春写进了农村的山水中,让青春在风雨泥泞中不断打磨,向阳生长。
遇志同道合之人
在基层安家
青春的征途上并不孤独,在为人民服务的大路上皆是队友。在许林花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有幸遇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那时,他刚好到水泄乡支农,我们在疫情中一起守护群众的健康;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一起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我们曾一起为突发疾病的群众解决燃眉之急,为就学困难的学生保驾护航,为边缘易致贫户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路走来,他既是我的伴侣,也是我的良师,在生活中我总是称他为‘段老师’。”后来,许林花和他的“良师益友”一拍即合地扎根在了水泄乡的这片热土,把两人的小家安在了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们立志做有为青年,在‘理想信念’的高地上锤炼品德立修为,在‘风清气正’的氛围中严以律己走在前,以‘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自我,在‘奋斗奋进’的征程中善作善成干实事,我们将用‘热辣滚烫’的实干青春推动农村地区高质量发展,让青春在农村天地勇担当、展作为。”说到未来的计划,许林花信心满满。
许林花在家乡的培养和教育下走出农村,又在西部计划中回到农村,最后在党和人民的考验下扎根农村。“在未来,我将继续在服务乡村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在乡土中找到成长的支点。”许林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