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
祥云处于滇西地区,干燥少雨,当地人民对美食的追求却一直很执着,即使是简简单单的清白小菜,在民间美食家的巧手下,也会煮得味道鲜美,干板菜就是其中的一道美味。曾经,干板菜在那个生产力落后、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也是很多农家人普通的下饭菜,这种干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便于运输、储存。每年的冬春季比较干燥,是制作干板菜的好时机,只要做好干板菜,存储得好,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干板菜的原料很简单,是生长在田地里的大青菜或大白菜。冬春季,也是大白菜、大青菜最好的生长时期。经过夜晚的低温后,菜叶有一种特殊的香甜味,即使是清水煮,吃起来也是甜滋滋的。将大青菜、大白菜放到锅中烫煮,只需3至4分钟就可以捞出,放在簸箕或筲箕里沥水,降温。经过烫煮后的菜,筋茎都已经变软,算是六七分熟,将其挂起晾晒,其间特别要避免潮湿。在烈日暴晒下,5至6天后,菜叶失水后变得干硬,茎叶的水分几乎完全失去,颜色由鲜绿色变成了枯黄色,随后将干菜用绳子捆起来,干板菜就制成了。
烹制干板菜最简单常见的是,把干板菜提前用水泡发两小时,清洗干净,挤去多余水分,在案板上切成小段,放入锅里和蚕豆米一块煮。待蚕豆米煮至软烂出粉后,放入适量盐和少许味精调味,干板菜就可食用了。但这样加工的干板菜,油荤少,吃起来过于清淡,亦谈不上美味,要做出唇齿留香的美味干板菜,其绝招在于多放油荤。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家家户户家里都存储着腊肉、火腿、腊排骨、腊猪脚、香肠、腊猪皮等,这些都是加工干板菜的优选配料,老豆米更是干板菜的最佳搭档,加上一把有画龙点睛之效。
干板菜的家常做法。一是干板菜煮腊肉烩蚕豆米。将干板菜提前用水泡发2个小时,洗净备用,同时剥好蚕豆米。根据食用人数准备好腊肉,如果选择的是小猪脚,就要在火上先烤猪脚,直至猪皮焦黄散发香味,在温水里洗净,放进土锅里慢慢炖煮。2个小时后,腊肉已经煮熟,将腊肉从锅里面捞出来,把泡发好的干板菜捏干水分放入腊肉汤中继续煮,煮到干板菜充分融入腊肉汤的醇厚味道为止。再加入蚕豆米煮烂以后放上适量的大蒜、盐、草果面,调味后即可出锅。二是炒干板菜。先把泡发的干板菜煮熟,期间准备好老豆或洋芋、白芸豆、红豆等,把煮熟的干板菜捞起挤干水分,添加少许腊肉提味,下锅猛火炒,香气扑鼻,干板菜入味后放老豆米继续炒,加入食盐、味精、草果面即可。炒干板菜百吃不厌,堪称舌尖上的美味。
干板菜曾经是农家人的家常小菜,留存着家乡的气息、母亲的味道、儿时的记忆。如今,很多农村的孩子长大后都在城市里工作生活,回老家时,父母亲把早早做好的干板菜精心包扎成一小捆一小捆的,和着一小袋干蚕豆或一小袋干红豆,统统塞进回乡孩子的车里,父母的爱意和家乡的美味就这样被带进城市里的厨房。下班回家,或腊肉已烀熟,煮一碗乡愁满满的干板菜,干板菜、老豆米的香味飘荡在城市的小家里,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更是故乡浓浓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