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7月25日

百名导员进百村 全链赋能固根基

——宾川县州城镇党建指导员“选育管用督考”全流程实践经验

□ 通讯员 赵文忠 尹绍鹏

近年来,宾川县州城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深入实施“百名导员进百村”行动,精选出100名政治过硬、业务精湛的党员干部,实现对105个村组党支部1405名党员的全覆盖指导。通过构建“选得准、育得强、管得严、用得活、督得实、考得真”的全链条机制,不断夯实基层组织根基,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严把“三关”,锻造高素质党建指导员队伍

州城镇聚焦“选育管”关键环节,通过标准化选拔、专业化培育、制度化管理,着力锻造高素质党建指导员队伍。

在“选”上求准,建立“三优先”(党务经历优先、“两优一先”优先、基层治理经验优先)遴选标准,对党建指导员人选实施政治素质“全项体检”和业务能力“实战测试”,最终选出的党建指导员中,93%具备5年以上基层经历,确保了队伍“选得准”。

在“育”上求强,以红军长征过大理陈列馆为主阵地,构建“党建指导员+支部书记+党员”同步培训体系,通过情景模拟、现场教学等形式,开展党务知识、党纪党规、统计法规等专题培训30场次,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研讨28场(次),让队伍“育得强”。

在“管”上求严,制定《州城镇党建工作指导员工作规范》,建立作风监督长效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约谈,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保障工作“管得严”。

创新“六导”,推动基层工作赋能增效

为推动党建指导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型,州城镇突出实用导向,建立“六导”工作机制,为基层各项工作赋能增效。

在组织建设指导方面,推行党建指导员与支部书记“1+1”结对帮带机制,通过“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规范组织生活1366次,1个软弱涣散党支部、7个后进党支部“摘帽”,发展35岁以下年轻党员6名,储备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33名,有效推动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

在学习教育传导方面,加强对支部学习教育的指导,制作专项辅导材料5期,党建指导员下支部开展主题教育、警示教育210场次,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查找清单问题312个,制定整改措施472条,实现学查改一体推进。

在矛盾化解疏导方面,构建“党建指导员+党支部+网格员”调解网络,100名党建指导员与183个五级网格、233名网格员精准对接,化解矛盾纠纷129起,该镇连续三年实现无命案。

在重点工作督导方面,实行党员领办项目和挂钩联系重点工作机制,推动22个重点项目落地见效。2024年,该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630万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975人次,全镇9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238.8万元,实现“党建强”与“产业兴”同频共振。

在民情收集与政策宣导方面,坚持政策宣传与民情收集双向贯通,党建指导员下沉村组,通过举行院坝会、田间地头讲解等方式,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惠民举措、法律法规等宣传320余场次,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建立“民生实事办理清单”,构建“问题收集—分类处置—反馈回访”闭环,回应解决饮水安全、道路维修等民生关切90余件。

在红色资源“活导”方面,选派党建指导员驻点轮值红军长征过大理陈列馆,承担红色宣讲、活动组织、反馈收集等工作,规划“党建+研学”路线,推动农耕体验与古建研学、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累计服务主题党日等活动880场次24320人次。

精准考评,实现减负与提质同向发力

紧扣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核心要求,州城镇通过简化考核、优化评价、结果运用“三步走”,推动党建指导与重点工作融合推进,实现减负与提质一体增效。

精准考核减流程。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对党建指导员设置“四个一”指标(每月联系1次支部、每季参加1次党员大会、全年解决1个突出问题、办理1件民生实事),依托积分管理考准考实具体工作,杜绝“留痕主义”。

群众评议求实效。通过12345政务服务平台投诉问题办理等渠道,及时收集群众诉求,并将其作为评价党建指导员工作的重要依据,不新增额外评议环节,倒逼党建指导员在基层工作中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

结果运用强激励。实行“季通报年评比”,对积分排名前10%的党建指导员,在评先评优、能力培训、职级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营造出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