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计时器在“20分08秒”定格时,我已坐在位于漾濞县漾江镇上邑村的老家的古朴八仙桌前。在年夜饭氤氲的香气里,忽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轻舟,竟在千年后化作故里山水间的归途。40载归乡路,今天尤其顺畅,打心底里感到开心——20分钟前,我还在漾濞县城,当弟弟打来电话说快回来吃团圆饭时,我关上门立即启程。到家坐定,看着手机计时器上定格的时间,40年间的回家路一幕幕浮上心头……
1985年的回家路,是8小时的漫长徒步。12岁的我在县城读书,每个周末都背着帆布书包踏上回家的漫漫长路。先走12公里坑塘遍布、尘土飞扬的平甸公路,再翻越一座高高的山脊,才能回到那世代居住的彝家山寨。每次回家,至少需要徒步8小时,我这个瘦弱少年,每次回家都是灰头土脸、疲惫不堪。老家到县城,山很高,路很远,曾梦想有朝一日,从家乡到县城能搭一辆拖拉机坐坐,虽然那时家乡还没修通公路。
2005年的回家路,是1小时的惬意时光。这一年,我买了一辆二轮摩托车。正逢漾濞核桃文化节,我骑摩托车载着妻子和孩子,从家乡出发到县城看热闹。家乡通了公路,平甸公路也铺成了柏油路,后视镜里掠过的核桃林翻涌成绿色的海,漾江风里夹杂着果实的醇香。从家乡到县城,1小时的车程并不太久,夹在大人中间的孩子几分钟后就睡着了,回到家里揉揉睡眼,每次都说:“咋这样快,才睡几分钟就到了。”
2025年的回家路,是20分钟的转瞬即至。“十四五”的劲风,让漾濞变了模样。大漾云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过漾濞有两个进出口,大瑞铁路大保段开通运营,过漾濞设一个站,隧道接桥梁,天堑变通途。这一年,我享受到以旧换新政策带来的实惠,换上了崭新的家用轿车。我回老家,出漾濞县城上高速,老路要40分钟,高速只需7分钟,下高速到老家的路早已是宽敞的水泥路。笔直的高速路、平坦的乡村公路,还有新车的加持,仅一盏茶的工夫,我就从县城回到了老家。不久前,我到上海出差。返程这一天,我中午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直飞大理机场,落地后乘坐区间公交到高铁站,再乘坐高铁10多分钟就回到家乡漾濞,实现了真正的“千里江陵一日还”。
“十四五”以来,我的家乡,苍山西坡的一个彝家山寨,乘着时代的东风,在乡村振兴的航道上破浪前行。在家乡务农的弟弟,这几年发展得不错,他和苍山西坡的很多人家一样,生活早已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