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秦正良 尹学武
近日,在弥渡县幸福巧手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的社员大会上,一项议程引得众人喜笑颜开——合作社向社员发放一年一次的土地流转租金。
“我家有两亩多地,没入合作社前,大春种玉米、小春种小麦,扣除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成本,每年每亩顶多有三四百元。现在加入合作社,每年每亩能拿到租金800元,今年还涨到了850元。算下来,这种方式划算多了,地租出去,我还能腾出手来干别的活。”弥渡县苴力镇白邑村村民彭禹领到租金,脸上满是笑容。
白邑村地处山区,农业基础条件欠佳。过去,村里的山地多种植玉米、麦子等传统农作物,收益较低。加之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务工,不少土地出现撂荒现象。为改变这一状况,2022年,白邑村党组织牵头领办了弥渡县幸福巧手编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每亩800元的价格从126户农户手中流转土地246亩,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种植烤烟、贡菜、水晶豌豆等经济作物。
“成立合作社,最主要是考虑到村里有不少中老年人在家,缺乏经济来源。土地流转后,能带动这些中老年人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同时把产业做起来,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增收。”白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合作社理事长段春福介绍。
合作社成立以来,日常管理每天需用工约10人,农忙时节用工更是达到20多人。“我们经常来合作社干活,每月能来一二十天,平时每天100元,加班的话能有100多元。”白邑村村民刘兰珍介绍,她和同村姐妹是合作社的常客,在这里干活,不仅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每月还能领到2000多元工资。
白邑村通过尝试“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有效破解了山区村土地收益低、群众“家门口”就业难等现实问题,实现了村民、村集体、合作社三方共赢。
目前,合作社运营已步入正轨。对于未来的发展,段春福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会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把产业做大做强,朝着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方向迈进,最终带动更多农户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