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罗兴武 李铭 鞠强
近日,走进弥渡县弥城镇新城社区,100多亩标准化大棚格外显眼。这些于2024年建成投用的大棚,除常规功能外,还配备先进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了灌溉施肥精准化。
“这套系统根据土壤养分和作物施肥规律配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经管道送到作物根部,精准浇水施肥。相比传统方式,节水节肥、省时省力,还能提高产量。”弥城镇新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慕冬梅介绍道。
2024年,新城社区组建弥渡悦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17户农户入社,李艳春便是其中之一。依托水肥一体化系统,加上合作社推行的“五统一”管理,李艳春家的7.5亩大棚黄瓜长势喜人,再过五六天,第二茬黄瓜即可上市,李艳春正忙着整枝、打杈、落蔓……“合作社提供销售渠道和技术指导,让我们种得安心放心。第一茬黄瓜从3月中旬开始采摘到6月中旬,共收获80多吨,收入相当可观。”李艳春满意地说。
弥渡县农业农村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股股长茶枝雄表示,标准化设施蔬菜大棚的推广应用,可有效抵御自然风险、缓解季节限制,保障全年蔬菜稳定供应。同时,推行精准管控水肥和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农药残留,提升了蔬菜生产的稳定性、效率和品质,最终实现“稳供应、提效益、促升级”,为农户增收、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弥渡县注重设施与科技的应用,着力提升产品质量。2023年引进的弥渡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363亩种植基地,主打水果青瓜、大粉番茄、高原糯茄等有机蔬菜。2024年11月,基地3个蔬菜品种获有机认证,还取得供港蔬菜备案资质。
“在产品质量上,我们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和转基因技术。目前,365项检测加5项重金属检测全部合格。”该公司基地负责人张佩介绍,生产中通过数据抓取分析各生长环节数据,借助总部控制中心和智慧农业系统调控温光水肥,植保采用天敌防治,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保障了产品质量。
近年来,弥渡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围绕以有机化、数字化、科技化、设施化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结合“深度双绑”联农带农模式的推广,大力发展高原特色蔬菜种植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型升级。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设施大棚9800余亩,引进企业35家,产品销往上海、广州、重庆等城市。
下一步,弥渡县将继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流转力度,持续培育壮大春沐源、自然之星、耘飞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设施化有机示范种植,加快生态种植技术集成、有机认证与品牌建设,打造有机农业标杆。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数据赋能,构建智慧农业新生态。持续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交流,加大对种子、基质等农业生产基本要素的研发和创新,以科技赋能推动优势产业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