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7月28日

祥云县下庄镇——

打出人居环境提升“组合拳” 绘就宜居新图景

沐滂村罗房子小广场一角。(摄于7月10日) [通讯员 陈治学 摄]

张泗营村“志愿爱心树”挂牌命名。(摄于7月16日) [通讯员 李世祖 摄]

□ 通讯员 陈治学 张春

夏日清晨,祥云县下庄镇沐滂村罗房子小广场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湖心亭畔,垂柳依依,枝条轻拂水面,细碎光影洒入澄澈湖中,与岸边错落有致的黄金菊、三角梅交相辉映。几位村民手持扫把清扫广场步道,老人坐在凉亭里闲话家常,晨光中的小广场,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乡村晨景图。

这方宜居小天地的蜕变,是沐滂村人居环境提升的生动体现。“以前湖边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现在道路、凉亭都修得很好,家家门前干干净净,苍蝇也变少了,住起来舒服多了。”沐滂村10组村民赵小六说。

今年6月以来,沐滂村按照“党建引领、全员参与、全域提升”的工作思路,通过“党组织+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群众”同频共振,围绕320国道沿线、村庄巷道、河道沟渠、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进行“全覆盖、拉网式”垃圾杂物清理、“五堆十乱”整治、库塘沟渠治理等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沐滂村村监委主任张万德介绍:“截至7月10日,我们清理水沟约1500米、垃圾约20吨,整治‘五堆十乱’256处。村里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这样的行动很受大家欢迎。”

在沐滂村向北3千米的张泗营村,将绿化作为环境提升的“先手棋”,创新“一人十棵树”模式,村民自愿认领栽种树木并负责日常管护,还把种树转化为寄托情感的仪式。添丁家庭栽“育才树”,学子考上大学植“状元树”,青年入伍种“报国树”,乔迁新居种“吉祥树”等,一棵棵栽种下的树苗饱含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村里还把闲置的“裸露地”改造成“口袋公园”,将房前屋后的边角地打造成“微花园”。截至7月10日,张泗营村累计种植蓝花楹、棕榈、香樟、月月红等苗木3000余株,绿化道路2.6千米,干群参与达200余人次。

张泗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春艳表示:“我们发动的植树活动得到了老百姓的积极响应,现在栽下了不少的‘育才树’‘状元树’‘报国树’‘吉祥树’,所有库塘边也都种满了树。”

如今,漫步张泗营村,一条条小径串联起一个个小花园,墙头探出的三角梅、栅栏上缠绕的牵牛花和远处库塘边的垂柳、蓝花楹相互映衬,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为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下庄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集中整治,打出人居环境提升“组合拳”,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今年6月以来,全镇12个村(社区)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沟渠库塘、畜禽养殖粪污等,有序推进“五堆十乱”整治及农村污水治理,开展绿化美化行动,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颜值”,一幅“村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截至7月10日,下庄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3289人次参与,整治“五堆十乱”1281处,清理生活垃圾568吨,整治黑臭水体60条,完成河道清淤17.7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