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7月31日

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 张正鹏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与人民的幸福。只有深入研究基层治理,不断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才能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整治形式主义是破除基层治理困境的关键之举。当前,我国基层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反弹回潮,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基层干部的时间与精力,使其难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要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秉持能简则简的原则,切实精简会议,并推行视频会议、实地查看等务实方式解决问题,切实推动工作开展。同时,大力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合功能相近、内容重复的工作群及政务App,打破信息壁垒,促进政务数据全面共享与信息互联互通,提高“数字政务”的响应速度与办理效率。实施目标管理制,减少不必要的过程性督查考核,赋予基层更大的自主治理空间,让基层治理回归“公共服务”的本质。

强化数字赋能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类施策、统筹推进。对于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应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基层治理的智能化与精细化;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则需加大要素投入,完善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要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与精准性。要构建数字化治理平台,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系统,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化、智能化、高效化水平。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的核心所在。有的地区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和机制不够完善,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导致基层治理成效不明显。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为群众自治创造良好条件。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群众参与渠道。线下定期举办居民大会、座谈会等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的声音;线上搭建便捷的沟通平台,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要持续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明确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基层治理活动依法依规进行。要注重培育参与基层治理的先进典型,发挥网格长、楼栋长、党员、退休干部等带头人的积极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南涧县南涧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