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8月04日

村庄变景点 资源变资产 农房变客房 劳作变体验

“旅居永平”新品牌催生发展新动能

本报讯(通讯员 段先武) 永平县围绕“走博南古道、逛曲硐老街、赏古树名木、品百味美食”文旅新品牌,扎实推进“旅居永平”建设,旅居地“吃、住、游”等功能日趋完善,村庄变景点、资源变资产、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焕发出发展新气象。

深挖灿烂的历史文化,打造观光旅游理想地。按照“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思路,深挖博南古道历史人文资源,融合民族歌舞、古道文化、茶文化等主题,办好博南文化宣传周、谷雨春茶节、梅花精神研讨会等活动,做优博南古道文旅新品牌。宝台山、曲硐、龙街十字口、龙门“离天空最近的茶园”等景区备受游客青睐,成为热门打卡地。在发展旅居业中,曲硐村精心打造了核桃产业商贸片区,吸引了广东、浙江等地的旅居客人前来开展商贸合作、休闲体验,2024年共接待游客31.12万人次,村民总收入达1.19亿元,人均收入13500元。

深挖独特的建筑资源,打造旅居者的第二故乡。以曲硐村、花桥村为重点,深挖古道、古梅、古村、古镇资源优势,聚焦摄影、绘画、文学等领域,打造“艺术家第二居所”。紧盯2025年“培育2个以上州级旅居重点村、5家以上美宿样板”工作目标,确定州级旅居重点村为曲硐村、花桥村。花桥村在核心区内收储了21户闲置老宅院,通过项目实施和招商引资,使闲置宅院变身特色民宿,成为全村文旅产业的“金疙瘩”。此外,实施曲硐文化旅游区西门街、北门街夜间文化街区打造,依托老粮仓建筑群加快推进滇西粮仓文旅园建设项目;全县每个乡镇每年发动5家以上空闲房用于发展业态,精心设计特色“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乡村小景,打造独具特色的旅居环境。

深挖丰富的地方美食,打造“生活里的永平味道”IP。构建“千古博南·味道永平”美食文化品牌体系,增强永平美食文化内涵。以曲硐美食街为重点,建设以“永平黄焖鸡”美食为主的特色餐饮集聚区,深挖地方特色美食资源。以“永平美食地图”小程序为平台,积极推介永平味道,以各乡镇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美食留住乡愁。做精文化创意消费,重点围绕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了黄焖鸡、腊鹅、牛干巴、核桃、茶叶、腌制品、龙竹酒等名优特产“伴手礼”。“生活里的永平味道”IP让永平美食远近飘香,“旅居永平”绽放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旅居产业发展红利惠及广大群众。

今年上半年,永平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11.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12.49亿元,旅居产业渐入佳境,为群众就业、市场消费等领域注入新活力,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融合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