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8月05日

永平县全力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逐绿而行 厚积“绿色家底”

□ 通讯员 周盛朝

“十四五”以来,永平县着力构建智慧化森林和草原保护体系、绿色化产业发展体系、景观化森林造林体系、康养化森林体验体系,全力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累计投资4.16亿元,完成林草项目8项,正在建设14项;全县林地面积达279.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29%,活立木总蓄积量1439.93万立方米,2025年林业总产值预计达70亿元。2022年,永平县博南工业(物流)园区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2023年,国家永平核桃产业示范园区在云南核桃(坚果)交易中心建成;2024年,永平县入选云南省2024年度林业碳汇试点名单。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

持续推进国土绿化

永平县注重造林与造景相融合,运用彩色森林的造林理念,以绿色为底色,不断加大观赏苗木种植力度,实现绿化和美化的融合。先后实施了重大项目征占用林地异地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公益林建设等项目,新增造林面积6200亩,义务植树64.87万株;推进永平县火车站片区、龙坡森林公园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景观造林成效显著;还实施了森林抚育2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目前,全县林木绿化率达76.38%,5个村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0.03%,建成绿美示范街区2个、绿美示范街道2条,城区“推门见绿、出门进园、转角遇美”的景观效果初步形成。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永平县在全县范围内选聘巡山护林员242人、生态管护员555人,对全县364.45万亩森林进行日常管护;组建一支专业防灭火队伍共60人,配备阻燃物、灭火器具等防灭火物资,通过强宣传、建队伍、抓培训、提技能,切实抓实森林防灭火工作。累计查处各类林业案件75件,收回林地20.61公顷;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行动,对涉林的24个非煤矿山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开展破坏林草生态案件百日攻坚行动,案件查处和整改率达100%;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及勘界立标,管护站(点)建设和功能提升得到持续推进;常态化开展野生动物野外监测和各类市场检查,全面杜绝对野生动物的非法猎捕、食用;扎实开展种苗管理检验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县城建成区范围内67株古树得到挂牌、监测,县域范围内未发生重大林草有害生物危害情况。

强化森林资源利用

实现产业多元发展

立足158.7万亩核桃资源优势,永平县打造百万亩生态优果基地,抓好产品绿色化、有机化生产,认证国内有机基地102万亩;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建成高标准基地10万亩、初果加工生产线20条,年加工核桃干果能力达4万吨以上;利用水代法生态制取核桃油技术,与云南农垦集团合作,计划建设年产5000吨核桃油加工生产线,建成全省一流的特色优势产业园区;构建起龙头企业绑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的“党支部+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利益联结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效提升核桃价格助农增收;建成云南核桃(坚果)交易中心,引进云南农垦电商公司等11家企业入驻中心,共同打造集“交易、支付、结算服务+仓储物流+市场营销+供应链金融+产业信息”为一体的云南核桃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做强做大核桃全产业链条。2024年,全县核桃干果产量19.85万吨,核桃全产业链产值34.54亿元,实现核桃出口交易额1.53亿元,占全州出口额的92%和全省出口额的74%。

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广袤的林地资源,永平县发展重楼、黄精等中药材2.8万亩,持续推广发展林药、林菌、林禽、林茶等特色林下生态产业,全县林下作物种植共利用林地面积63.63万亩,年产值6.30亿元,亩产值达990元,全县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超8万人,人均年增收1.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