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在州委政法委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一个建设标准、一套运行模式”的要求,高标准、规范化抓实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目前三级综治中心和云南弥渡产业园区综治中心已全面完成规范化建设并投入实体化运行。
以“一盘棋”思维
高位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建设
立足“实”,规范建设搭基础。按照“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标识标牌、统一组织体系、统一制度机制、统一风格风貌、统一网格划分”的“六统一”标准,高位推进三级综治中心建设。综治中心选址上考虑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优先选择便于群众办事的地点,县级综治中心位于弥渡县委政法委一楼,辐射县司法局法律服务中心和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8个乡镇中心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和调解室,89个村社区实现了与为民服务中心的高度整合,并配备有独立的调解室。
立足“用”,多管齐下促成效。弥渡县综治中心注重整合资源在统筹上用力,聚焦“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场所”,主动搭建平台促进乡镇和县级行管部门合力攻坚。自运行以来,推动了8名“重点人”的帮扶救助、12件“重点事”的管理,压实了7家“重点场所”的管理责任;乡镇综治中心注重联调联动在化解上用力,依托社会治理通智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的平台作用,充分整合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以及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力量,按照《弥渡县“多长联调”“行业联动”工作制度》要求,全面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职能站所根据中心需要,快速响应并进驻中心开展矛盾纠纷联排联调工作。自三级综治中心运行以来,运用“多长联调”“行业联动”机制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78起。村级综治中心注重精准摸排在防控上用力,充分发挥微网格长在精准防控中的“前沿哨兵”作用,科学划分8168个微网格,按照“长期在家、有政策宣讲能力、有搜集社情民意能力、有治理巡查能力、有团结协作能力”5方面要求,配备微网格长共8168名,其中党员2117名,做到“资源在网格整合、服务在网格进行、矛盾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解决”。将“警格”与“网格”深度融合,通过走村入户发挥出矛盾风险源头发现、源头化解的实战作用,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立足“全”,及时覆盖新领域。整合政法各部门资源成立云南弥渡产业园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按照日常每周三进驻,园区有需求随时进驻的模式调度县中心工作人员到园区中心开展工作,为产业园区法治建设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服务和保障。
以实战为主线
健全顺畅运行“新机制”
建章立制,明确权责义务。 探索建立《弥渡县“多长联调”“行业联动”运行机制》《弥渡县矛盾风险常态长效化解机制》,为县级各部门、各乡镇如何参与矛盾风险排查化解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
规范流程,形成工作闭环。注重与各地综治中心的协调联动,先后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综治中心、怒江泸水市综治中心、临沧市临翔区综治中心、大理市综治中心等对接协调,共同处理处置跨地区问题线索9件。定期与矛盾纠纷当事人沟通回访,掌握日常动向,确保“案结事了”“事心双解”。
统筹协调,实现顺畅运行。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要求开展逐级排查,三级中心协同联动,加强信息互通及研判预警,有针对性地做好调处化解、法治宣传、困难帮扶、心理疏导和教育稳控工作,今年以来,共办理中、高风险矛盾纠纷线索101件,其中已化解86件,未化解15件,未化解的持续关注并适时调处推进,严防矛盾纠纷风险外溢上行转化。
以提效为目标
建强高效运转的实战化信息平台
建强安防框架,夯实基础底座。按照“村民自主安装一批、村集体安装一批、依托县级智慧安防体系覆盖主干道、主要卡点一批”的建设思路,通过三个层级的监控网络建设,织密织牢监控网络,对社会面的安全稳定形成有力震慑,并全面接入综治中心,为中心工作开展提供“智治”支撑。
建强运转平台,整合资源力量。整合大理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慧系统、视频监控、非警情警务、云智调、在线调解、智慧交通、智慧城管、“12345”政务热线、12309检察服务热线、12388妇女维权热线等线上平台,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12309检察服务中心、公安指挥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行政执法指挥调度中心和各行业部门调解委员会等线下服务平台开展工作。严格按照中央、省州规范化建设要求设置了常驻部门和轮驻部门,及时组建了630名人民调解专家库,成立了县级心理咨询专家库,由县中心统一调度,对乡镇有心理咨询需求时实行派单式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