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丽芳
今年汛期以来,大理市出现多轮强降雨天气,防汛形势严峻;漾濞县漾江镇持续降大雨,造成全镇各村组公路和境内省道严重受损,多家农户房屋和农作物水毁;剑川县弥沙乡受连续强降雨影响,辖区出现道路沿线山体塌方、道路积淤、落石滑坡等险情……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全州上下迅速行动,群策群力,第一时间响应处置,果断转移安置受威胁群众,全力筑牢防汛安全防线,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汛期如考,防汛如战。防汛工作,关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是一场综合性的“大考”。唯有树牢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实现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方能织密筑牢守护生命与家园的安全防线。
面对汛情,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扛起主体责任,将防汛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层层压实防汛责任。从完善应急预案、备足防汛物资,到排查风险隐患、预置救援力量,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在防汛关键期,领导干部应靠前指挥,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之间高效联动,深化科技支撑,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确保指令畅通、响应迅速;基层工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密切关注汛情变化,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只有层层压实责任,才能让防汛工作有坚实保障。
防汛工作没有旁观者,只有参与者。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是防汛救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建筑企业提供大型机械参与道路清障,民间救援队伍凭借专业技能冲锋在抢险一线,党员志愿服务队全力清理道路上塌方堆积的土堆……这些“微光”汇聚成的力量,生动诠释了社会协同的强大能量,以多元化方式织密防汛救灾网络。
提升公众的防汛意识和自救能力十分关键。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媒体传播、应急演练等方式,积极普及防汛知识和自救技能,让人民群众知道暴雨天如何避险、遇险时如何自救,才能在遇到险情时自如应对。只有全民参与,才能形成防汛的强大合力。
防汛工作任重道远。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只有政府、社会、公众协同发力,才能让每一次汛期“大考”汇聚成抢险救灾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