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9月08日

弥渡县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小种子”育出富民强县“大产业”

□ 通讯员 杨文虹 鞠强

智能温室里,黄瓜、番茄幼苗舒展着青翠的叶片;制种基地里,金黄饱满的玉米穗压弯枝头,勾勒出丰收图景。近年来,弥渡县牢牢锚定“种业强县”目标,一手抓育种创新攻关,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一手抓良种繁育基地提档升级,以“双轮驱动”全力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让“小种子”成长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产业”。

走进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育苗大棚,一派忙碌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熟练地进行黄瓜苗嫁接作业,动作迅速。作为当地种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该公司在弥渡县建成占地160亩的工厂化育苗中心,年育苗量高达4500万株,为周边地区蔬菜种植提供了稳定的种苗保障。公司还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成功带动滇西片区9000余户农户投身蔬菜种植产业,实现年产值4亿元。

“我们一方面致力于新品种的引进与筛选,力求不断提升种苗品质,增强种苗的抗病虫害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的联农带农机制,将企业、合作社与农户拧成一股绳,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广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新品种,助力农户增收致富。”大理耘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树春道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思路。

大理百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春晓种苗弥渡基地里,技术员正耐心细致地指导工人进行番茄苗嫁接,确保每一株种苗都能健康生长。作为云南嫁接苗规模化培育的开拓者,公司凭借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常年保持着全省领先的育苗规模,公司创新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从源头避免了种苗滞销问题。同时,公司还免费为农户提供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解决农户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积极与当地政府、科研院校开展合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推动区域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近年来,我们累计引进了100多个国内外特优稀新品种,经过反复试验和筛选,其中4个已完成品种登记,10余个品种实现规模化育苗,成功投入市场。与传统育苗相比,嫁接苗的出苗率高出30%以上,帮助农户每亩节本增效约1000元,切实提高了农户收入。”大理百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春晓种苗弥渡基地负责人李林鹏言语中满是对产业发展的自豪。

云南国丰振欣公司的玉米制种基地专注杂交玉米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工作,公司新研发的“国丰玉996”玉米品种凭借高产、优质的特点,吸引了云贵川地区众多经销商的目光,订单源源不断。近年来,弥渡县依托省级玉米种业基地建设、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大县制种能力提升建设等重点项目,持续加大对玉米制种基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通过“企业+基地+制种户”的发展模式,先后带动40个村2万余户农户参与玉米制种,让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近年来,弥渡县充分发挥种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订单生产明确产销对接、技术输出解决种植难题、种苗供应保障生产源头等方式,将合作社、农户深度嵌入种业产业链条,形成了“企业盈利、农户增收”的良性互动共赢格局。2024年,全县蔬菜工厂化育苗销售达3亿株,产值1.35亿元;玉米制种面积超3.6万亩,产量达1280万公斤,产值约1.4亿元。

“我们从打造优质种业基地、严把种子质量关、发展种业全产业链三个关键方面推进种业发展。目前,全县已经形成了集良种选育、生产、推广、服务为一体的现代种业发展新格局,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争取国家级制种大县等项目,进一步强化技术服务与质量监管,为弥渡种业走出云南、走向全国筑牢坚实根基。”弥渡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张丽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