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文开 李瑶 文/图
澜沧江支流黑惠江蜿蜒流淌,凤凰山终年云雾缭绕,63%的森林覆盖率铺就绿色基底……初秋时节,走进南涧县碧溪乡,目之所及是一幅“水美、山活、林茂、民富”的生动图景。近年来,碧溪乡锚定“一村一品示范乡,澜沧江野钓目的地”发展定位,以生态为基、产业为脉、党建为魂,在孔雀渡水域与凤凰山之间,书写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28万亩水域激活“水经济”
清晨的孔雀渡水域,薄雾笼罩水面,随着阳光穿透云层,标准化钓棚里陆续传出鱼线牵动的轻响。这片面积达28万亩的水域,孕育着500余种淡水鱼,既是生态宝库,更是碧溪乡“水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连续四届全国野钓大赛在此成功举办,让“孔雀渡”的名号逐渐响彻全国。每逢赛事,来自全国各地的钓手齐聚江边,以渔会友、切磋技艺,水域周边热闹非凡。为延伸“垂钓经济”链条,碧溪乡持续完善配套设施:路亚酒店为钓友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野奢酒店让游客体验“枕水而眠”的惬意;游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热情服务,85个标准化钓棚沿江而建,将休闲垂钓、水上观光、赛事体验融合成完整的文旅产业链。
依托南涧孔雀渡休闲渔业有限公司推出的“公司+合作社”模式,当地村民或成为钓棚管理员,或参与生态养殖,或经营特色餐饮,在家门口实现了增收。如今,孔雀渡野钓基地年均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经营收入突破500万元,一江碧水真正成为惠及百姓的“幸福水”。
凤凰山打造四季文旅品牌
海拔2380米的凤凰山,常年云雾缭绕,每年迁徙季节,成百上千只鸟儿在此停歇,“百鸟朝凤”的自然奇观吸引着众多游客慕名而来。碧溪乡深挖“山”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让这座青山成为富民强村的“聚宝盆”。
大理无量山云水姑娘茶叶有限公司的入驻,为凤凰山注入了新的活力。升级改造后的茶厂与半山酒店相映成趣,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云水姑娘凤凰山有机茶庄园。在这里,游客可以亲手采摘鲜嫩的茶芽,观看传统制茶工艺,在茶香中体验茶道文化;累了便入住半山酒店,呼吸山间清新的空气,享受静谧时光。此外,庄园内1200亩高山茶园实现科学管护,7700余株古茶树得到精心呵护,通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65户农户户均年增收20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54.4万元。
随着凤凰山3A级景区创建工作的推进,优质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春采茶、夏避暑、秋观鸟、冬康养”的四季文旅品牌逐渐打响,让“大山风景”持续转化为“产业动能”,以茶旅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63%森林覆盖率下的“产业密码”
走进碧溪乡,群山叠翠,林海茫茫。63%的森林覆盖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生态基础。在这片绿色天地间,7459亩茶园、8.23万亩泡核桃林、1318亩特色水果林错落分布,交织成一片绿色的富民宝库。
“以前守着满山核桃树,却卖不上好价钱。现在有了统一的品牌和销售渠道,收入翻了好几番。”说起自家的核桃林,村民李大哥满脸笑容。碧溪乡通过改良品种、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让“林资源”变成了“钱袋子”。2024年,全乡泡核桃年产值达1.64亿元,有机茶年产值达360余万元,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压舱石”。
此外,碧溪乡还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中药材种植覆盖全乡8个村,红花等药材亩产值达2000元;沃柑、人参果等特色水果实现规模化发展,为村民开辟出更多增收渠道。在发展产业的同时,碧溪乡始终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开展林业飞播、义务植树等生态保护行动,让绿美河湖与绿美茶区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愈发清晰。
如今的碧溪乡,澜沧江碧波荡漾,凤凰山绿意盎然,林海间硕果累累,村寨里笑语盈盈。这个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镇,在党建引领下,正以水为媒、以山为桥、以林为介,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