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9月16日

政协大理州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王生——

守护生物多样性宝库 绘就大理生态新画卷

王生在工作中。(资料图片)

□ 记者 马丽芳 张丽

王生,政协大理州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大理分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正高级工程师)。

8月21日上午,王生做客由政协大理州委员会和大理州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全媒体直播节目《大理州政协委员访谈录》,就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话题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独特自然禀赋

孕育生物多样性宝库

主持人:王委员,大理的地理位置有何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对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有何影响?

王生:大理州处于青藏高原南缘横断山脉南端与滇中高原的过渡地带,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同时亦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大江河水系分水岭的复合地带。境内最高海拔4295米,最低海拔730米,海拔高差达3500多米。全州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年平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平均气温15摄氏度,属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不分明。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境内生物区系组成复杂、植被类型多样、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物种丰富,堪称著名的天然基因库与生物资源宝库,亦是云南省“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理之所以能成为生物多样性宝库,关键就在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这里森林广袤、湿地纵横,生态系统类型丰富,涵盖了森林、草甸、湿地、农田等,为众多生物起源、演化和繁衍提供了多样栖息环境,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态画卷,备受世人瞩目。

主持人:大理州的生物多样性在植物和动物资源方面有哪些突出表现?

王生:植物资源丰富。现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6693种,其中,蕨类植物30科97属464种;裸子植物9科27属62种;被子植物193科1388属6167种。其植物区系汇集了青藏高原植物区、云南高原植物区、滇西峡谷植物区、澜沧江—元江中上游植物区等多种成分。苍山是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区域,不仅是世界高山植物区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之一,更是世界杜鹃花科及兰属植物的分布分化中心。

动物种类繁多。现已查明的陆生野生动物817种、湿地脊椎动物303种。仅苍山就记录有陆生脊椎动物383种,具体包括:哺乳动物8目27科72种、鸟类12目43科267种、两栖类2目9科25种、爬行类1目8科19种。此外,无量山、金光寺等保护区内保护物种较多,其中还栖息着西黑冠长臂猿、黑颈长尾雉、云豹、林麝等众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理州作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核心栖息地。目前,全州共有327种野生动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其中动物207种、植物120种。

52处自然保护地

构筑生物多样性安全屏障

主持人:大理州建成了多少处自然保护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王生:目前,大理州共建成自然保护地52处,总面积达40.54万公顷,占全州国土面积的14.38%,保护地数量居全省首位。这些保护地涵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多种类型,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有效保护了全州90%的重要生态系统、85%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绝大多数重要自然遗迹。其中,自然保护区共28个,面积18.08万公顷。包括苍山洱海、云龙天池、南涧无量山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平金光寺、巍山青华绿孔雀、剑川剑湖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另有22个针对不同保护对象的州级自然保护区,分布于各县市。这些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全州各保护地的生态系统类型涵盖森林、湿地、草原、农田等多种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不仅支撑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为大理市2025年7月荣膺“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提供了有力支撑,大理市成为云南省首个获此认证的城市。

科技赋能监测

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精准度

主持人:在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监测研究方面,大理州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王生:一是苍山综合科学考察。2022年启动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重大项目“苍山综合科学考察”,目前全面摸清苍山本底资源。植物与真菌方面,记录高等植物4601种(含15个中国特有属植物)、大型真菌418种(其中35%具有药用价值);发现苍山模式标本281种、新记录物种831种,正式命名报春苣苔属新物种——大理报春苣苔。动物资源方面,累计记录动物1284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林麝等珍稀物种;细分类别为哺乳动物91种、鸟类408种、昆虫689种,其中新记录物种266种,还发现并确认大理齿蟾、苍山湍蛙及苍山蚱、大理蝎蛉等新种。

二是重点区域与物种调查。开展大理风景名胜区鸡足山景区资源本底调查,推进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黑冠长臂猿、印支灰叶猴等重点物种的科学研究与本底调查。调查发现,无量山南涧片区面积7583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8%,林间分布有西黑冠长臂猿、印支灰叶猴、林麝、黑颈长尾雉、喜马拉雅红豆杉等多种国家一级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从管护监测数据来看,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从保护初期的不足50只,逐步回升至如今的68只,种群稳定增长;2024年10月,该保护区还监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钱豹的活动影像。

主持人:大理州构建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是怎样的,智慧管理平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王生:在监测体系建设方面,大理州苍管局联合北京林业大学、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编制了《苍山片区生物多样性监测实施方案》,重点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2024年,启动7条动物样线监测,覆盖森林、湿地、灌丛等典型生态系统;同时在苍山核心区及生态廊道沿线安装300余台红外相机,加上无人机定期巡查,形成“固定监测+动态巡护”的立体化监测体系。该体系已获取林麝、云猫、小熊猫、豹猫、黄喉貂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实地调查影像数据,监测成果相当亮眼。

在智慧管理方面,通过人工智能(AI)图像识别、环境DNA检测等技术,实时追踪滇金丝猴种群迁徙、绿孔雀繁殖等关键生态过程,目前已累计获取有效影像数据超10万条。

此外,通过全州各自然保护地科学考察、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专项调查等工作,进一步摸清动植物“家底”,全方位提升保护精准度;同时开展滇金丝猴、绿孔雀、漾濞槭、茶果樟等极小种群物种保护项目,持续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及生境的保护与修复,推动物种数量及种群规模逐年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丰硕。

积极建言献策

为生态保护注入坚实力量

主持人:您的提案都有哪些?您最关注哪些领域?

王生:近年来,在履职建言中,我通过个人提交、联名或依托组织名义,在全州两会期间提交了多份提案,主要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建设领域,包括《关于加快推进大理州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提案》《关于更好地维护好、发展好大理州动植物多样性的提案》《关于加强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片区保护和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案》等,这些提案均围绕全州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生态保护建设展开。

此外,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就业、文化体育等领域开展调研,撰写了《关于统筹做好重点民生项目、持续推进大理高质量发展的提案》。

主持人:您对履行政协委员职责还有什么新的期待?您的委员承诺是什么?

王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也是从事林业生态保护多年的工作者,我深知责任重大。因此,我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全州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积极建言献策、担当作为,为守护大理的生态底色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