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大理日报社出版权威性·影响力·责任感






2025年09月18日

以优良家风家教筑牢政德之基

□ 李梅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着眼于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家风建设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以党内法规形式予以制度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政德教育和政德修养历来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对于手握公权、肩负民望的为政者而言,优良的家风家教绝非个人私事、家庭小事,而是关系到权力是否廉洁、事业是否长久、民心是否凝聚的大事要事。唯有将其融入修身、齐家、用权的全过程,方能为稳固政德之基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优良家风家教,是为政者修身立德的“第一课堂”。在中国传统认知中,家国一体,传统的家风家教中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的训诫,“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的叮嘱,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为个人划定行为边界、树立价值标尺。无数优秀党员干部以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的家风要求自己与家人,在日常点滴中锤炼 “对党忠诚、为民服务” 的政治品格。这种根植于家庭的道德滋养,能帮助为政者在面对外界诱惑时保持清醒,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坚守初心,让修身立德不再是停留在口头的口号,而是成为融入血脉的行为自觉。

优良家风家教,是抵御腐败风险的“廉洁防线”。纵观近年来查处的大案要案,很多腐败分子的违纪违法行为中, 不少问题的根源都与家风不正有关。始终坚守优良家风的为政者,往往能以家庭为“堡垒”,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他们会主动与家人“约法三章”,明确权力不可私用、人情不能越界;会教育子女靠自己的努力打拼人生,而非依赖父辈的权力光环。这种将家风建设与廉洁从政紧密结合的做法,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守护好为政者的政治生命线。

优良家风家教,是凝聚民心、推动事业的“无形纽带”。为政者的家风,不仅反映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关系到群众对党的看法与信任。当党员干部以优良家风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群众便会从其言行中看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从而增强对党的认同感与向心力。比如,有的干部扎根基层,家人不仅理解支持,还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社区服务中,用实际行动践行 “为民服务” 的宗旨;有的干部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公正办事,家人则以 “不搞特殊、不添麻烦” 的自觉维护其形象。这种 “家风” 与 “政风” 的同频共振,能够形成强大的正能量,让为政者在推进工作时更得民心、更有底气,进而汇聚起推动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政德的培育非一日之功,优良家风家教的传承亦需久久为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将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既要以身作则,做优良家风的践行者与传承者,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家人树立榜样;也要注重家教,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家人、教育子女,让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成为家庭的共同追求。

(作者单位:云龙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