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陈治学 罗荣熠
走进位于云南祥云经开区的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厂房顶部全覆盖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单晶硅棒生产车间,自动化产线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抓取硅料,一张张单晶硅片经过多重工序后,变成深蓝色的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目前,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一期5.15兆瓦项目投运,25兆瓦的屋顶光伏电站、100兆瓦分散式风电以及相应的储能和微电网项目正在规划筹备中,项目总投资约65000万元。
“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年产绿电2.98亿千瓦时,每年能节约近2000万元的电费。”鸿新新能源科技(云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坤芳介绍道。作为园区绿色产业的“领头雁”,该公司率先启动“零碳工厂”及厂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成为区域产业低碳转型的标杆。
近年来,祥云县围绕实现“双碳”目标,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片区与新兴产业片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双区耦合”协同降碳行动,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云南祥云经开区零碳园区成为全省同类型零碳园区新样板。
能源转化筑根基,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格局。目前,祥云经开区周边已建成305.42万千瓦集中式新能源项目,其中,光伏装机218.37万千瓦、风电87.05万千瓦;6座输变电站可就地消纳280万千瓦绿色电力,清洁能源渗透率高达95%;2座200兆瓦/400兆瓦小时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投运后,能彻底解决新能源消纳波动问题,加上规划新建的500千伏禾甸近零碳变电站,园区电力响应能力将从现在的超最大用电负荷10%提升至15%。
产业培植强内核,构建绿色产业集群。经开区贝特瑞20万吨负极材料、宸宇富基新材料等项目相继投产,新能源电池制造跻身全省第三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绿色产业占比超70%。同时,加快传统产业转型,飞龙公司司法重整、黄金公司低碳技改有序推进,埃克森储能、鹤拓新能源电动飞机等新兴项目加速落地,形成“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现代物流”的零碳产业格局;依托大理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开通中老中越铁路“大理号”国际冷链快速班列;引进培育304家物流企业,与京东物流、中储粮等龙头企业合作;中缅新通道城郊大仓基地等4个项目完成可研审查,绿色物流网络覆盖滇西、联通南亚东南亚。
协同整合提效能,推动传统与新兴产业片区“双区耦合”。经开区已建成环境保护智慧化监控平台、智慧园区系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第四污水处理厂投运;作为全省首个引入卫星的零碳园区,“极光星座02星”已成功发射,为碳监测提供空天地一体化数据支撑。在交通领域,计划年内在现有15个充电桩基础上,新增1个重卡充换电站、52个电动汽车充电站,进一步降低物流环节碳排放。
下一步,祥云经开区将结合园区能源资源禀赋特点、产业发展趋势、碳减排重点难点,聚焦能源替代、效率提升、制度完善等关键领域,围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升园区能碳管理能力等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国家级零碳园区的申报创建,以绿色为笔,在滇西大地上绘制“双碳”目标下的产业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