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田蓉
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如何提升其质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创新培训理念、优化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真正让教育培训成为干部成长的“加油站”和“充电桩”。
在“因材施训”上下功夫,让培训内容“精”起来。干部教育培训要避免“一刀切”和“大而统”,要坚持按需施教、分类指导,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干部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健全干部能力素质精准画像机制,找准不同干部的“需求靶向”,按需定制培训方案。对于领导干部,要着重提升其“登高望远”的战略思维;对于年轻干部,要强化“脚上沾泥”的实践锻炼;对于专业干部,要注重“术业专攻”的能力提升,培训内容要与干部成长同频共振,与事业发展要求同向而行。
在“形式创新”上求突破,让培训方式“活”起来。要积极探索互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推行“课堂+基地”“理论+实践”的培训模式,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把改革攻坚、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一线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动课堂。同时,要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常态化,邀请先进典型、业务骨干、基层代表分享实践经验,让培训课堂既接“天线”又接“地气”,既有“高度”又有“温度”。
在“学用结合”上见真章,让培训效果“实”起来。推行“培训+调研”“学习+实践”模式,组织学员带着问题学、带着任务学,帮助干部校准改革攻坚中的堵点破解坐标系,同步掌握政策落地的方法工具箱,实现知识储备更新与执行能力双重提升。推动学以致用见真章,把每一次培训沉淀为一项可复用的操作指南,确保教育培训真正取得实效,使干部教育的含金量最终体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效上,体现在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笑脸里。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是培养铸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保障,要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真正把教育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