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媛
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根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风连带作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清廉家风厚植勤廉本色。
以德立家,涵养优良家风。优良家风的核心在于“德”,在中华文明五千年传承中,家训家规始终是维系道德伦理的核心载体。林则徐家族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爱国情怀为道德丰碑,印证了家长作为道德表率的开创性作用。党员干部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将“自省”作为日常必修课,坚持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树立道德标杆,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以廉守家,筑牢拒腐防线。家庭作为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关口,需警惕“枕边风”“亲情牌”等风险。清廉家风的核心在于家庭成员对廉洁价值观的认同与实践。党员干部应秉持“修身齐家”理念,将清廉家风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将廉洁自律、正直诚信融入日常行为准则。通过家庭助廉、廉洁教育等活动,以案促改、以教促廉,促使党员干部及家属常怀律己之心,引导家属当好“廉内助”,共同守好“权力关”“人情关”,共同打造崇廉尚廉、和谐美满的廉洁家庭,切实筑牢家庭廉洁“防火墙”,实现家风清正与政治清明的良性互动。
以严治家,培育清正品格。家庭是培育正直品格的摇篮。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从崇德重教到勤俭持家,无不彰显家风对个人品格的塑造作用。因此,党员干部需将“严”字贯穿治家全过程,严于律己、严管家人、严守“亲”“清” 界限,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明确底线,及时纠偏不良倾向,避免“微腐败”滋生。以“慎独慎微”的态度守好亲情关,结合纪律监督形成约束,确保权力不越界、家风不蒙尘。
以学兴家,夯实清廉根基。学习是涵养家风的核心路径,文化传承对廉洁品性的塑造力不容忽视。党员干部需深入研习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思想,汲取红色家书中 “家国一体” 的精神养分,以家风故事、历史典范为载体,使廉洁基因代际传递。同时,新时代更需将党纪法规融入家庭日常教育,通过案例分析、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等形式强化纪法意识,使家庭成员从中建立“以廉为荣”的价值观,以家庭“小气候”温润政治“大生态”,通过清廉家风向社会传递正气,实现家风与政风良性互动,确保党和国家永葆生机活力。
(作者单位:洱源县邓川镇纪委)